《仿寓意草》阅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仿寓意草》阅注

《仿寓意草》 清·李冠仙著 杏林老朽注 提要 《仿寓意草》二卷,有清·丹徒(现江苏镇江市郊丹徒区) 李文荣冠仙著。先生表字如眉老人,有《知医必辨》一书, 本社已刊入木版医药丛书第一集。读是书者,咸佩其议论翔 实,非斫轮老手不能道只字。本书为其治验案,所记多棘手 之症,所用无怪诞之方,而论病之透辟,足与西昌颉颃(jié hánɡ 亦作颉亢。谓不相上下,相抗衡)。较诸《薛氏医案》 之语焉不详,《临症指南》效否不知,奚啻(何止;岂但)上 下床之别,真医案之上上乘也。爰(乃,于是)亟(jí赶快, 急切)刊行于世,以供同好。 《仿寓意草》序 儒者读书明理,经史而外,并及《灵素》小道也,而至 理(寄托;隐含)焉。非实学不足以资(提供)考订,非虚 心不足以阐(讲明白)精微。此中甘苦,身历者知之;此中 功效,身受者知之。忆自乙酉(1825年)秋,余病疟为医药 所误,几莫能挽(挽救)。蒙观察(清代对道员的尊称)钱 公特荐润洲(今江苏无锡)文荣冠仙李君来,一经诊视,转 逆为顺,调治痊可,如获再生,遂成契好(交好;友爱)。厥 (其)后冠仙从余游,无往不利,凡论诊治,靡不应验。有 初诊惟恐冠仙言不治者,盖一言不治,则虽远就诸医,莫能 救药。知冠仙于此真三折肱矣。且其为人,亦光明磊落。相 知日久,公余之暇,辄与畅谈文字,穷究岐俞,从末闻一语 道及私事,知其立品端,居心正,故肄业独精。窃叹钱公推 荐之初,谓为近今罕觏(难得遇见),洵(诚然,确实)不我 欺也。兹见所著《仿寓意草》,信而有征,言近旨远,堪为 有心人引伸触类之一助。爰叙其梗概,俾(使)后来者略见 一斑云云。 道光十五年(1835年)岁次乙未八月既望友生云汀陶澍书于 江节署 注:1.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县 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 年)中进士, 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 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 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 年6 月病逝于南京。 《仿寓意草》序 临证而不读书,不可以为医。东坡有言,药虽出于医手, 方多传于古人。故惟读书多乃能辨证,亦惟读书多乃能用方。 彼之不用古方者,非弃古方也,直未一见古方耳。善用方者, 且读无方之书,不执方以治病,而方自与古合。余持此论以 治人久矣。余读京江(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李冠仙先生 书,而叹其能读书以临证也。喻嘉言《寓意草》未议药先议 病,先生本之以作此书,记其生平治验若干篇,人心追手摹, 有可取信而又矜平躁释(谓心平气和﹐有涵养),绝不以盛 气凌人,是其高出西昌之上者也。中翰(明﹑清时内阁中书 的别称)汪君药阶自京江来,携以示余,属为序,校读数过, 讹者正之。先生有子,盍即刊以行世,俾世人知临证者必多 读书,而后能辨证用方以活人耶?余临证亦有心得,惜不获就 正于先生。而昔在京江时,侧闻有李半仙者,度即是先生也。 故乐为序而归之。 光绪七年(1881年)春二月元和(今江苏苏州)陆 懋修书于都门寓斋 注:陆懋修:清代医家。字九芝、勉斋,号江左下工、 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家为世医。懋修少攻举 子业,因累试不售而承家业,竟以医名,于柯琴与尤怡两家 最为折服,常以两家结论为依据而评述他家之观点得失,平 时著述甚多。 《仿寓意草》叙 恩绶焉(哪里)知医。自先世洁夫、根仙两公相继以医 名,家藏《灵素》及镜经诸书,惜皆弃佚(散失)无存。然 独剩时珍《纲目》残帙数十卷,每次取其典入词章,辄见其 中附铁瓮城(镇江保存至今的三国时期的东吴古都)西申先 生方,怪其名字竟不传,意其为壶隐之流,必邃(精深)于 医者,或亦我辈中人也。如眉老人精于文,暇读方书,间出 其余技以济人,应手即活。嗣为陶文毅座宾,赏识尤有加, 一时名噪遐迩。记恩绶童草时,曾见先叔秩音师假《仿寓意 草》钞置案头,沫胝不已。又授以老人所著《含饴堂文》, 读之俨然(仿佛)针膏盲起废疾。予文遂稍进,而苦于《仿 寓意草》之不敢问津。前岁客金陵,咏春丈寄视此编,读过 乃知医之理通于文。老人因病立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