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0章理性应用网络远离网瘾泥沼
第十章理性应用网络,远离网瘾泥沼 第一节 网络心理概述 一、网络及其特征 开放性 快捷性 隐匿性 平等性 互动性 虚拟性 非中心性 二、大学生网络认知 (一)大学生网络认知的内涵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认知的因素 三、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 (一)网络互动的自主性 (二)虚拟生存空间的心理认同 (三)自我价值评价体系的重塑 (四)网络心理空间的自由释放 四、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网络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络拓展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空间 网络的利用会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调节身心健康 网络提供了心理宣泄和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可能 (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 网络容易引发学习上的“快餐硬结” 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沉迷网络,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感情趋于冷漠 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和认知错乱 上网的自由随意性,导致沉迷网络,产生不良行为 过度崇尚自然科学,易导致人文素质缺失 网络英雄主义的影响,易引起价值观念的扭曲 心理训练营:你对网络的抵抗能力怎么样? 以下问题是想了解同学们对上网行为的看法。这里的“上网行为”是指上网娱乐、资讯等,不包括上网学习。每一组题有两个陈述句,请阅读后选择你倾向于特赞同的观点。 测试题目: 1.A 我有能力排解大学生活中的空虚而不去上网;B 大学生活期间的无所事事驱使我上网。 2.A 上网的诱惑并非不可抵御;B 许多次都是环境驱使人上网。 3.A 能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事情,无需上网发泄;B 被学习或生活弄得心烦意乱时,会不由自主地上网。 4.A 戒网瘾是一项只要自己下决心就能成功的事情;B 上不上网主要取决于你学习、生活中的事情是否顺利。 5.A 不管面前有没有电脑,我都能够克制自己不上网;B 一看见电脑,我就克制不住想上网。 6.A 如果同学都去上网,我能做到不上网;B 假如其他人都在上网,对我来说做到不上网是不可能的。 7.A 假如我确实打算这么做,我就能阻止自己的上网行为;B 当我焦虑或不快时,我没办法让自己不上网。 结果解释: 选择A越多,抵抗网络心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选择B越多,刚越容易患上网瘾等心理障碍,需立刻引起注意。 第二节 常见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网络成瘾的归因 一、什么是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心理障碍是指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的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常,其表现症状为:开始时精神上依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疲乏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大多数表现为:感情上迷失自我、角色上混淆自我、道德上失范自我、心理上自我脆弱及交往上自我失落。 网络心理健康的五个标准 1.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 2.能够保持在线时和离线时人格的统一与和谐,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为主; 3.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4.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协调,能够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 5.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二、常见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一)认知过程障碍 网络引发的大学生认知过程障碍,主要有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 (二)情感过程障碍 网络引发的情感过程障碍,主要包括病理性优势心境和情感反应障碍。 (三)意志行为障碍 上网学生的意志行为障碍主要包括意志增强、意志减退和意志缺乏。 (四)人际交往障碍 (五)人格障碍 (六)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简称网瘾,也称网络依赖综合症(IAD),学名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网络成瘾症的表现有哪些?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项内至少符合1项: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过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性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三、网络心理成瘾的归因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管理手册2021年版(施工线路).docx VIP
- 我爱宁波小学三年级教案.doc VIP
- 石油产品分析(第三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四川省中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黄帝内经》与岐黄之术.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浓缩600题).doc VIP
- 程序设计类课程“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5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课件.ppt VIP
- 2022玻璃结构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DB33∕T 1217-20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