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的动作和感觉功能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 (一)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1、神经肌接头的结构与兴奋传递过程 2、牵张反射 3、屈肌反射 4、脊髓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二)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 1、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分区 3、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节 4、锥体外系统 5、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统的关系 a、神经肌接头的结构 http://www.RedO 1接头前膜 2接头后膜 3接头间隙 1、神经肌接头的结构与兴奋传递过程 b、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Please insert your own text 过程 当冲动到达 接头前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 钙离子入前膜 小泡下沉并释放乙酰胆碱 弥散后与受体结合 接头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 钠离子内流 后膜去极化 产生终板电位 达到阈电位水平 爆发动作电位 肌肉收缩 膝跳反射 3、屈肌反射 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 烫等),该肢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 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 。 4、脊髓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脊髓休克: 当脊髓被横断时,由于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在损伤以下的部位,一切反射活动立即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表现:横断面以下骨骼肌紧张性降低以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直肠核膀胱中粪尿潴留。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 (一)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1、神经肌接头的结构与兴奋传递过程 2、牵张反射 3、屈肌反射 4、脊髓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二)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 1、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分区 3、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节 4、锥体外系统 5、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统的关系 (二)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 1、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分区 3、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节 4、锥体、锥体外系统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1、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a.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对脊髓的牵张反射有加强作用。 b.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抑制区和易化区的活动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维持着正常的肌紧张。当这两个系统关系失调时,将出现肌紧张亢进或减弱。 c.去大脑僵直: 动物的中脑上、下丘间横断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于中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对脑干抑制区的作用,使抑制区的活动减弱,易化区的活动相对增强,可出现伸肌紧张性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2、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分区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其厚度约为1到4mm,其下方大部分则由白质构成。 人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总数约有 140亿。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都是多极神经元,按其细胞的形态分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三大类。其中锥体细胞数量较多。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呈分层排列。 分子层(Ⅰ) 外颗粒层(Ⅱ) 外锥体细胞层(Ⅲ) 内颗粒层(Ⅳ) 内锥体细胞层(Ⅴ) 多形或梭形细胞层(Ⅵ)。 普遍采用的是德国神经科医生科比尼安·布洛德曼球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 3、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节 大脑皮质 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统 调节骨骼肌 的运动 大脑皮质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人的第一运动区 特点: 1、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的支配是双侧性的。 2、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其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但头面部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3、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也越大。 中央前回等 皮质脑干束 皮质脊髓束 脑神经运动核 眼外肌、咀嚼肌、表情 肌等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约90%的纤维交叉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 交叉 4、锥体系统(锥体系) 锥体束 锥体外系统 锥体外系统: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