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体会及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对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体会及探讨
邹玉芳(吉林省江源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吉林江源 134700)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95-01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逐年呈上升趋式,特别是北方因寒冷心血管收缩痉挛,导至持久而严重,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是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对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特点加以重视。
为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掌握其发病规律,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对住院治疗的1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1年7月-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历193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无痛性AMI48例;55岁以下无痛性AMI27例为对照。诊断均符合1975年WHO诊断标准。根据住院病案心电图记录,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对患者性别、年龄、初发症状、梗死部位、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死亡原因等因素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
老年组AMI共107例,老年无痛性AMI有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0.92,年龄最小60岁,最大87岁,平均71.9岁;非老年组AMI共86例;55岁以下AMI有79例,其中无痛性AMI27例,男23例,女4例,男女之比5.75:1,年龄最小36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50.2岁。
2.2 初发症状
老年组AMI发病时初始症状无胸痛者48例:占老年AMI的45.28%,非老年组AMI的34.18%(Plt;0.05)。两组无痛性AMI起病时的初发症状表现见表1。
表1 两组无痛性AMI初发症状比较表
2.3 梗死部位
根据心电图检查定位,以下壁梗死多见,占无痛AMI的54.53%(41),其次为前壁占19.29%(13),前间壁为16.96%(12),侧壁为9.31%(7),广泛前壁2.67%(2),右室心梗死为1.33%。
2.4 主要并发症
老年无痛性AMI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lt;0.01);在老年无痛性AMI组中出现了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非老年组中未出现。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2.5 死亡原因及病死率
住院期老年无痛组死于心源性休克6例,心衰5例,心跳骤停5例,脑血管意外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病死率为39.58%(19/48);非老年组中7例均死于心跳骤停病死率为25.93%(7/27)。
3 讨论
综上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有以下特点:
(1)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男女接近相等。有资料[1]显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这可能与老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血浆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增加有关。
(2)无胸痛或胸痛不典型,起病以其它症状为首发。临床上老年患者应把心电图检查视为常规检查,以避免误诊。戴瑞鸿等[2]报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无痛者占22.4%,倪plusmn;珍报告[3]占18.6%本组资料占38.86%,明显高于上述两组,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人的疼痛敏感性降低,即痛阈升高。②心肌缺血缓慢持续发展导致的心肌梗死,缺血程度不足以产生疼痛。③病灶散在,发病后逐渐融合成大的梗死灶。即S型梗死。④心梗产生的心绞痛被血浆内啡呔增高所遮盖抵消。⑤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等影响痛觉。⑥老年性精神疾病,一般痛阈值较高,虽然病理变化重,但临床表现很轻。因此,对于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肺水肿、休克、胸闷、大汗、心悸、意识障碍、晕厥、恶心、呕吐等就诊者,应想到无痛性心梗的可能。
(3)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老年无痛组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这与老年人冠心病史长,心肌缺血广泛、纤维硬化有关。同时与因年龄增长而渐继出现的心血管系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减低,冠状动脉顺应性差,心室舒张压增高及收缩期血压高、主动脉与二尖瓣变性和钙化、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有关,还与老年人上消化道粘膜特别是胃粘膜的H+屏障作用减弱有关。
(4)病死率高,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达39.5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主要因[4]:①老年人心脏生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宫颈癌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doc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措施 程晓蓉.doc
-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doc
-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doc
- 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的剂量计算.doc
- 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的护理.doc
- 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在农村妇女的实践 王艳梅.doc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doc
- 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在农村妇女的实践.doc
- 宫颈癌患者HPV与HSV感染的检测分析.doc
- 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绿色能源教育实践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教育资源界面界面元素布局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学经济学教学中博弈论模型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教育扶贫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教学知识整合与迁移的跨学科课程内容整合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业AGV的避障算法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标准本土化构建中的评价体系与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装置标准化绿色化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