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庖丁解牛因势利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庖丁解牛因势利导
——谈谈找准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吴晓明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265300
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因为“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杀牛之时“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故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由此,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的文本教学中,如果每一节课都能选准选好教学切入点,就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文本、解读文本,就能如“润物细无声”般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性情,让语文课魅力四射、熠熠生辉。
文章的阅读切入点很多,要“切”出兴趣,“切”出能力,“切”出高效课堂,关键是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要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点而动全文”乃至于“全课堂”,这样才是教学机智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活跃,能力才会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尝试了一些方法,感觉非常有效。
一、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切入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纪实的,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有的是记录现代社会中的生活片断。这一类文章,都有它们的写作背景,这是文本里没有直接交代但对文本解读又是必需的。这些背景又往往是一些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或学生不太熟悉的人、事、物,教师做些必要的补充,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在教授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美好风情比较陌生,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也仅限于历史课上单调的文字介绍,所以就利用多媒体把被敌人蹂躏前后的关东大地做了一个形象的对比,并播放了中国人民惨遭日本侵略军屠杀的片段,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再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中涉及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亡国悲观主义和积极抗战的爱国主义。授课之前我作了一些补充介绍,在课堂上渲染出一种爱憎分明的氛围去感染学生,由此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学生对鲁迅先生“lsquo;自欺rsquo;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从文章的标题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用来揭示主旨,交待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标题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有的能统率全篇,有的引人惊醒,有的故设悬念,有的情感浓郁、引人入胜等等。从标题中寻找作者写作的思绪灵感,也是进入文本的快捷方式。如学《枣核》时,我依据题目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枣核是极为平常之物,旅居美国的朋友为什么郑重地要我给他捎几枚枣核,而不是其他我们一般人看来富有意义的东西?仅仅要几枚枣核是否寄托着友人别样的情思?”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整堂课的气氛也与以往大大不同。
三、从作者本身切入
有时,作者生平事迹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其动人的故事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或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仅仅他的名字就引人思考。教授《邓稼先》时,我首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作者杨振宁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历史贡献,然后问学生:“这样一位科学家,一位科学泰斗,竟然撰文写一个叫邓稼先的人,那么这个邓稼先到底是谁?他有什么值得杨振宁教授如此称道?”这种切入,直接点击了学生头脑中的兴奋点,学生便聚精会神地研究去了。
四、从文章的主旨句切入
一篇记叙文,作者写出来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而在许多文章中往往就有一些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这些句子我们一般称之为主旨句。抓住这样内涵丰富的句子分析、解读到位,对全文的理解有着四两拨千斤之力,会使课堂增添不少的亮色。
以鲁迅的《社戏》为例,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概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我抓住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再对学生进一步地引导:“豆是怎样的,依我们现在来理解是否好吃?戏是真的好看么,让我如此留恋?”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豆不好吃,戏也不好看。”于是我趁热打铁:“为什么其实并不好看的戏、并不好吃的豆,作者却要如此称赞呢?其实这一句话就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去看书,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文章为什么要如此行文,对作者的情感思路也就清晰了。
背景切入???课题切入,中心句切入,作者切入…… 切入点应因文、因人而异,要灵活。找准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搭建了最优化的师生对话平台,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大单元教学设计 .pdf VIP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上)熊海虹 课文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监理大纲光伏电站工程.pdf VIP
- GB_T 31497-2024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pdf VIP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 第二章 空气空间法律制度.pptx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11 第二主题 话题7 文学漫步.ppt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10 第二主题 话题6 舞之神韵.ppt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艺术概论全套配套课件孙丽华9 第二主题 话题5 音乐之声.ppt VIP
-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梳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