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废弃矿山边坡治理工程地质灾害设计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废弃矿山边坡治理工程地质灾害设计
——以北仑区戚家山街道门城山为例
唐聃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江东,315000)
【摘 要】先期山体开挖形成边坡多处出现危岩体及楔形体,对边坡下方仓库及其它建构筑物形成安全隐患,需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本方案采用系统锚杆、主动防护网及截排水系统等防护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设计。
【关键词】危岩体;锚杆;SNS主动防护网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对原矿地下部边坡进行利用已经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设计方案通过对边坡采取锚固、挂防护网等有效的加固治理措施,从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现状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由2-3个坡面组成。现状最终境界已形成,台阶高度14m,台阶坡面角约56deg;,平台宽约4m。坡底分布新建仓库及厂房。
2.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经实地调查访问,该治理区先期曾设置采矿区,矿区自2014年3月开采2015年3月关闭,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为12.03万立方米/年。现状最终境界已形成,台阶高度14m,台阶坡面角约56deg;,平台宽约4m。
2.2地层岩性
边坡主要构成为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层及强-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经现场地质调查,边坡顶部分布残坡积层厚度0.5-1.5m;全风化凝灰岩不发育,强风化2.0-5.0m,凝灰质砂岩为层状,节理发育,边坡整体属于岩质边坡。
2.3地质构造
工程所在位置大地构造隶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之温州—临海拗陷的黄岩—象山断拗的东部,区域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受北北东向温州—镇海大断裂、北东向鹤溪—奉化大断裂和北西向长兴—奉化大断裂、孝丰—三门湾大断裂的影响与控制。新构造运动自全新世以来活动微弱,对边坡影响不大。本次野外实地调查未发现明显断层构造。
2.4水文地质条件
勘查区范围内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下白垩统高坞组基岩裂隙水两大类。
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水主要赋存在斜坡表层的残坡积物中,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基岩中发育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及地表的裂缝均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与运动。暴雨时坡面水流对边坡进行冲蚀,并且在边坡岩土体中容易形成较大的孔隙水压力,从而对斜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3.设计方案
3.1变形机理分析及变形特征
治理区段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岩质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控制。考虑该边坡岩体结构面的组合形态、岩性、变形破坏方式,边坡岩体破坏模式主要以破碎岩体沿结构面下滑、楔形体崩塌为特征。
3.2设计思路
边坡加固采用清坡+挂SNS主动防护网+系统锚杆+截排水沟的治理方式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3具体方案
3.3.1系统加固锚杆设计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以下简称规程) ,锚杆锚固段长度可以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根据式3-1、3-2分别计算可得锚固段长度分别为4.25m、5.12m,取大值为5.19m,结合地区经验确定为9m,并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岩层深度不小于5.0m,锚杆孔径90mm,采用3.0*3.0m布设。
3.3.2主动网
采用挂GPS2型主动网方式,挂网锚杆长度定为3.0m;具体范围见设计图纸;具体参数如下:
系统说明: 纵横交错的phi;16横向支撑绳和phi;12纵向支撑绳与3.0mtimes;3.0m正方形模式(边沿局部根据需要确定)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并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times;4.5m网格内铺设一张DO/08/300/4times;4m钢丝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拉紧,同时,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O/2.2/50型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崩落或限制局部岩土体的破坏。
3.3.3截排水系统设计
通过合理设置排水系统,避免坡面水对边坡坡面及场地造成影响,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1)设计径流量计算
排水设施在所考虑设计地点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按下式计算确定:
Q=16.67Psi;q F
2)排水沟的水利计算
沟或管的泄水能力按下式计算:
Qc=Va
沟或管的平均流速按曼宁公式计算:
V=1/n*R2/3*I1/2
根据以上参数计算结果,沿坡顶设置截水沟,横截面为梯形,底宽30cm,顶宽75cm,沟深40cm,侧壁及底厚15cm。沟内纵坡不小于1%,每隔10m设置伸缩缝,截水沟必须以强-中风化基岩为基础。坡面跌水沟宽60cm,台阶高50cm,基础厚15cm,采用C20砼浇筑。
4.施工质量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