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81·
大空间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与
单元模型局限性分析
刘晶波牛惠敏谷音
(清华大学±木工程幕.北京100084)
摘要:本文通过对结构不同构件使用不同的结构单元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滞回模型.建立了大空间砖一混凝土组
台砌体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用天然地震渡和人工波作为输入,分别进行结构在大、中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反应计算,
研究了其强度和弹塑性变形。分析了太空间结构的受力特性,找到结构的薄弱部位,为这种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
依据。同时。对大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大空间结构的计算倒塌问题。
关键词:大空间演播室.砖一混凝±组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动力特性,计算倒埔
1引言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太空间演播室的兴建日益增加.规模也曰趋加大。演播室是广播电视中心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省级以上的广播电视中心,目前演播室的面积一般采用600m2。由于使用功能的要
求,演播室屋盏系统的荷载较大,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一般多层民用建筑和单层厂房类的普
通建筑结构不同,其变形特点和内力分布也更为复杂。目前,我国大空间演播室在地震作用下的研究较少,
对于这种结构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J。
现有大空问演播室结构一般都采用砖—棍凝土组合结构。本文在已有结构线弹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12j,
进行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受力分析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研究这种大空间结构的抗震能力和
变形特点。
2结构有限元模型
结构平面为21m×30m的600m2矩形演播室pJ,砖一混凝土组合砌体结构。施工时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柱,
混凝土柱与墙之间设拉结筋,结构地下取2.5m,地面以上高为17.97rn,屋盏结构为21m跨度的钢桁架系
A3钢材。
囤j画l
—J!————一一
鞋毂断 豢藏面
图I结构三维模型 图2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图
奉文受圈寡自然科学善盒($0078028).田事3项目(2002c84i2706)资助
作者简介:刘晶泼(19.钻--).募.辽宁人.清华太掌土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彗从事结构工程和防灾碱灾工程研究
牛惠镀(1977一).盘.山东^.灌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磋‘上.£委从事结构抗震研究
咎音(I啪一.皇,掘馥人.漶华太学士丰工程幕.噶七生,芏蔓肌事太堑结l‘f坑蘸理论及鹿甩研究
·082·
采用CANNY有限元程序进行结构分析,用有限元法对演播室结构进行离散化,建立结构总体模型如
图1所示.粱单元和柱单元的配筋如图2所示。根据结构不同单元性能使用了不同构件模型,将圈粱和柱
都用三维柱单元表示.使用纤维模型来模拟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由于厚度很大,抗剪能力和
抵抗平面内变形能力较强.通过几种单元的比较,最终使用斜撑构件模拟砖墙体:使用等效板单元模拟结
构的环形挑台和屋面板。将这些单元组合形成砖一混凝土组合演播室结构分析模型。
3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反应
通过直接输入地震波加速度时程。采用CANNY程序计算获得结构的地震反应,通过对地震动作用下
结构动力反应结果分析。了解大空间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和破坏特征。
对应于小震、中震、大震下地震强烈程度的差别.将上述波的加速度峰值进行调整。相应8度抗震设防时,
对应小震、中震、大震水平的加速度峰值分别为709a】、2009宙和4009a]。
;·一卜_——————————一;。。
.^d山lnh山Ⅱ-L¨L一。。…
’l可耶nI-fm胛”r1。
i躯堕!
El-ccntm(NS) 人工地震波1 人工地震波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