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 主讲:贺立军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交通安全教育属于智育、德育和纪律教育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相关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使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为社会和学校法定义务。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也相当重视,公安部提出的“五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把“进学校”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开展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从交通事故的诱因和危害,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家庭中最为关心的事莫过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让人不堪忍受的莫过于儿女遭到伤害,按初略的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在这些惨死车轮的亡魂中,中小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每日数次往返于家庭、学校之间,以步行、自行车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学生,由于涉世浅、判断能力、行为支配能力和人理生理素质未成熟等特点,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后果,不仅直接造成中小学生的人身伤亡,而且使无数个幸福家庭片刻间支离破碎。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望车生畏,家长提心吊胆,忧心忡忡,不仅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影响学生家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不顾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到学校接送孩子,有的家长甚至放弃工作,离岗退休陪读。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不协调的音波。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在交通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作势在必行,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二、从社会各层面的重视程度,看交通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近几年来,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采取了不少的有效措施,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从现状分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仍显得非常薄弱。一是教育缺乏系统性。交通安全教育没有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没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教育规则,现有的教育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短期行为,有的是一种临时活动形式;有的是为配合某项活动。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厢情愿的被动灌输,教育活动零敲碎打,毫无系统性可言。交警部门“进学校”宣传的次数也不少,内容和形式也较丰富,交通安全标语和条幅在学校也随处可见,但交通安全宣传是否真正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否真正达到目的?我个人认为形势不容乐观。二是教育活动经费短缺,一些地方领导不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难以保障,职能部门没有此项开支,不得不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做“无米之炊”之功,也只是作作表面文章,起不到教育学生、系统掌握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作用。三是学校和职能部门以有顾虑,怕增加学生负担,怕冲击文化课教学,影响升学率为由,致使交通安全教育的社会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甚至出现交警部门去学校联系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往往以学习任务重,课程按排紧为由借故推辞,有的甚至对组织的小交警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以上种种表现,都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交通安全教育的紧迫性极不相称。 三、从学生的交通行为特点,看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数趟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街道和公路。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性强,且基本上都是集体行动,放学时蜂拥而出,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迅速充斥特定路段;中小学生上学、放学、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是车辆行人的最高峰期,机动车流、自行车流、人流和学生群迅速交汇,交通环境立刻复杂起来。如果不按交通规则通行极宜诱发交通事故发生。结合分析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活泼好动,自控力差。中小学生精力充沛,一举一动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时,或相追逐戏嬉,或蹦蹦跳跳,或在马路上踢足球、溜旱冰、踩滑板。行走路线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交通行为极具突然性。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二是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中小学生思维单向、思想单纯,参与社会活动少辨别是非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什么都敢接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王星光-马伟华《孔子的诚信观》课件.pptx VIP
- 2025新疆和田地区工会(于田县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耳鼻喉科学》教学课件合集(共11章).pptx
- 保安保洁考核细则(20200810082130).pdf VIP
- 2025新疆巴音郭勒州库尔勒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临床药师-肾内专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银行营业网点适老化建设标准.pdf VIP
- 离心泵检修技术.ppt VIP
-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研究性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