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 城市的形成及夏商周.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城市的形成及夏商周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分封制度);但城市规模偏小(等级制度严格限制)。 (2)形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 (3)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考工记》记载的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思考题: 1、城与廓的概念 2、城与市的概念 3、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附图说明)。 4、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5、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 第二讲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夏商周时期的城市 一、中国城市的产生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三、西周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城市的产生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考古学:“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2000年)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历史:相当于从传说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到夏朝前期的数百年间 人    物 三皇 1燧人氏:鑽木取火(生食→熟食) 2伏羲氏:結網捕魚、飼養牲畜(漁獵→畜牧) 3神農氏:教人耕種,製藥醫病(畜牧→農耕)(相當於新石器時代) 五帝 黃帝(文化與民族的始祖)→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史书 一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 “伏羲都陈(河南陈县);神农都鲁(曲阜);黄帝都有熊(河南新郑);少昊都穷桑(曲阜);颛zhuān(顼xū)帝都高阳(河南濮阳);帝喾kù都亳 (河南偃师);尧始封于唐(河北唐县),即帝位都平阳(山西临汾);舜始封 虞(河南虞城),即帝位都蒲坂(山西薄州)” --《通志·都邑略》 “黄帝筑邑,造五城”--《轩辕本纪》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易经》 一说起源于夏鲧gǔn时期(夏始祖:大禹;夏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国家) “鲧作城郭”--《世本·作篇》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被之。”--《淮南子·原道训》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吴越春秋》 “夏有万国”、“夏有城郭” --《史记》 考古 50座左右 “断代工程” 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 作为刚开始产生的“城市”,规模小(最大40万平方米),内部设 施也不完善,远不能和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严格说只是城堡 而已。 --“雏形城市” 在考察中国初期城市的形态和性质时,张光直认为这种新的聚落形 态包括这样一些要素: 一、夯土城墙、战车、兵器; 二、宫殿、宗庙及陵寝; 三、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址; 四、手工业作坊; 五、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划上的规则性。 “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 区中。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 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龙山文化:水井…………农业发展 酒(禹,文献)…………粮食剩余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城乡对立 (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 郭沟池以为固,······以立田里, ······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防卫性城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易·系辞下》 固定交换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