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对策.docVIP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对策 云飞飞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口腔科 0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298-02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病人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以及噪音等污染,因此护理人员因根据不同的职业暴露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自身安全。 1 存在问题 1.1生物因素 1.1.1直接感染: 口腔护理人员在双手操作过程中频繁使用锐利的器械、注射器,口腔器械HBsAg 污染严重为37.5% [1] ,80% 以上的临床护士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时只需0.004m l带有乙肝病毒(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 。 1.1.2间接感染:口腔治疗中病人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 1.2 物理因素 1.2.1噪音:口腔科门诊病人候诊时间长,复诊病人多、环境嘈杂,诊室内集中牙钻、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等高速运转时发出噪音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另外个别医护人员不规范行为如大声讲话、砰然关门、怪异电话铃声等都是噪音的来源。 1.2.2热力伤: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 1.3化学性因素 汞中毒: 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牙龈炎、口炎、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精神症状等。 1.4 其他因素 诊疗过程中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污物处理欠规范,医生分类不严格,有混放现象吗,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2 护理对策 2.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制定相关制度与措施,使之有章可循。 2.2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自我防护知识,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口腔科是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工作场所充满了不安全因素和危害[3]。要求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口腔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操作中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要戴防护眼镜。 2.3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清洁:清洁始终是维持环境洁净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4]。正确的清洁方法可以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数量,改善环境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清洁,如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2.4做好分诊工作,使患者依序就诊,保持安静;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修养,做到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等;做好仪器日常养护,调节到最佳工作性能,最大限度降低工作音;必要时安装隔音设施。 2.5消毒护理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 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 2.6银汞必须在通风环境下调和,医护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充填多余汞储存于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深度为17cm以上。储存瓶严密封闭,防止汞蒸发。加强诊室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汞含量,定期请防疫部门人员测定空气中汞浓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用碘净化空气,污染地面器械及时用10%漂白粉或5~10%三氯化铁溶液喷洒或冲洗。工作人员每天多饮水,喝牛奶、豆浆促进汞排泄,每年体检一次。 综上所述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经常对口腔护理人员防护行为进行督促和指导,并给予相应制度支持和技术指导,定期体检才能有效降低口腔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胡正英.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1996,6(4): 238. [2] 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 : 216. [3] 彭生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151 ~ 152. [4] 高凤莉.护理人员如何参加医院感染控制[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3):72 ~ 7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