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课件PPT
(二)手术治疗 建 议: (1)对于幕上的脑叶或壳核出血≥30ml,小脑半球出血≥10ml,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尤其是青壮年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小骨窗开颅或锥颅方法,实施微创手术。如有条件,可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内窥镜或导航技术等,以取得良好效果。 (3)术前必须向家属(或患者)交代手术的利弊,征得其同意和理解后方可进行。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诊断 (一)临床特点 1、起病形式: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等情况下急骤发病。 2、主要症状: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 3、主要体征:脑膜刺激征明显,眼底可见玻璃膜下出血,少数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征象,如轻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 (二)辅助检查:CT;CSF;脑血管造影(DSA、CTA、MRA);其他:TCD、局部脑血流测定 二、治疗 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防治再出血;防治脑动脉痉挛及脑缺血;防治脑积水。 建 议: (1)有条件的医疗单位,SAH患者应由神经外科医师首诊,并收住院诊治;如为神经内科首诊者,亦应请神经外科会诊,尽早查明病因,进行治疗。 (2)SAH的诊断检查首选颅脑CT,动态观察有助了解出血吸收、再出血、继发损害等。 (3)临床表现典型,而CT无出血征象,可谨慎腰穿CSF检查,以获得确诊。 (4)条件具备的医院应争取做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怀疑动脉瘤时须尽早行DSA检查,如患者不愿做DSA时也可先行MRA或CTA。 (5)积极的内科治疗有助于稳定病情和功能恢复。为防再出血、继发出血等,可考虑抗纤溶药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 (6)依据脑血管异常病变、病情及医疗条件等,来考虑选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手术或放射外科等治疗。 第六章 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的处理) ? 一、一般处理 1、卧床,避免头颈部过度扭曲。 2、避免引起ICP增高的其他因素,如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 3、有条件情况下给予亚低温治疗。 二、脱水治疗 (1)甘露醇: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6~8小时1次,一般情况应用5~7天为宜。颅内压增高明显或有脑疝形成时,可加大剂量,快速静推,使用时间也可延长。 (2)呋喃苯胺酸(速尿)。 (3)甘油果糖。 三、外科治疗 建 议: (1)确定为高颅压者应给予脱水治疗,首选甘露醇。 (2)不推荐所有脑卒中患者均采用脱水治疗,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如腔隙性脑梗死等不宜脱水治疗。 (3)脱水治疗无效或出现早期脑疝者,可考虑外科治疗 第二节 血压的调控 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的处理原则有: (1)积极控制过高的血压。 (2)防止降血压过低、过快。 (3)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尤其在采用抗血压治疗过程中。 (4)降血压宜缓慢进行,因为此类患者的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差,急速大幅降血压则易导致脑缺血。 (5)降血压要个体化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基础血压不同,对原有降血压药物敏感性不同,以及合并其他不同的疾病等。 (6)维持降血压效果的平稳性,一般主张采用长效降血压药物。 (7)在降血压过程中应注意靶器官的保护,尤其是脑、心、肾。 在选择降血压药物方面,无统一规范应用的药物。应用降血压药物的原则是既要有效和持久地降低血压,又不至于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量。血压控制的具体方法和维持水平依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TIA 此类患者的血压一般不会过高,因此,多不需进行降血压治疗。但在?TIA完全控制后,应积极治疗原有的高血压病,最好使血压缓慢降至正常水平,如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时即不能耐受,则应降至可耐受的最低水平。 (二)脑梗死 不同情况的脑梗死,其高血压的处理不同。如果需要降血压治疗,建议首选静脉用药,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在应用降血压药过程中,避免血压降得过低,加重脑梗死。 1、早期脑梗死:许多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其血压均有不高程度的升高,且其升高的程度与脑梗死病灶大小、部位及病前是否患有高血压病有关。脑梗死早期的高血压处理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基础血压来定。如收缩压在185~210mmHg或舒张压在115~120mmHg之间,也可不必急于降血压治疗,但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如果220/120mmHg,则应给予缓慢降血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尤其防止血压降得过低。 2、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和溶栓治疗后。一旦发生出血脑梗死,应使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