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权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圆满解决原武汉市水泥厂改制遗留问题 ——原武汉市水泥厂成功实施“二次改制”的经验做法 青山区纪委 区委政研室 原武汉市水泥厂系市建材总公司下属的中型国有企业,有在册职工1318人,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30亩。经过近50年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年产水泥56万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值过亿元的生产规模,是市、区的纳税大户和重点企业,曾经是全市水泥行业的排头兵,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2000年6月,根据市政府[2000]102号文件精神,原武汉市水泥厂实行了整体改制,成立了武汉市叠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并由新公司整体收购原武汉市水泥厂全部资产,接收全体人员。但在改制操作过程中,比较突出地存在“四不”问题。一是操作不公开。水泥厂改制时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并审议通过了改制方案,但叠峰公司采取“暗箱操作”,提供虚假改制方案进行工商登记,非法更改企业股本结构,对职工隐瞒真相。企业在工商登记时还编造了923名职工委托33人持股的手续。二是改制不彻底。形式上改了,其实“换汤不换药”,改与没改一个样。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企业改制方案未落实,职工既没有与原水泥厂解除劳动关系,也未转变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三是权利不明确。企业改制即叠峰公司刚成立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名义股东和实际出资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股东的权利被剥夺,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未能落实到位,被企业非法侵占。四是运行不规范。公司改制的4年中,仅在成立时召开过一次董事会,选举5名董事、确定总经理,长期以总经理办公会取代董事会,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股东一无所知。后来5名董事中,只剩下董事长1人时,也没有及时召开股东会增补董事。企业违规改制和长期违规经营,引起广大职工的强烈不满,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间,该厂有200多名职工多次集体赴省、赴市上访,聚众游行、堵塞和平大道交通,围堵区委、区政府大楼,焊封公司大门、阻塞公司专用铁路、拉闸断水断电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危害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大局,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市委书记苗圩到任后,及时召开了市委书记办公会,专题听取了水泥厂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按照省、市领导的要求,在市区联合驻厂工作组的精心组织和强力推动下,本着依据政策、尊重历史、友情操作、妥善解决的原则,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于2007年元月正式实施原武汉水泥厂的“二次改制”工作。目前,各项改革程序基本完成,已有1104名职工办理确权签字手续和经济补偿兑现手续,占应办理确权签字手续职工的99.2%。与叠峰公司重新签定上岗协议的职工达539人,占原企业在岗职工的97.5%。所有在职职工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与叠峰公司重新签订了协议,完成了职工身份转换;依法产生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初步构建起现代企业制度。至此,困扰市区两级政府的原武汉市水泥厂改制遗留问题,虽然经过“七年之痛”和“翻烧饼”的艰难过程,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实现了“软着陆”。 一、强化领导,靠前指挥,是顺利推进“二次改制”的组织保障 2004年3月以来,为依法妥善解决原武汉水泥厂改制遗留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在市领导程康彦、凃勇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市国资办、市总工会、市劳动社保局、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局、青山区委、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市、区联合工作组,形成了市区联合、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驻厂集中办公,共同研究解决武汉水泥厂改制遗留问题。进厂伊始,企业职工不理解,认为工作专班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是在有意回避问题,敷衍应付。其间,企业职工频繁重复集体赴省、市上访,堵马路、围堵区委、政府机关,围攻驻厂专班人员,破坏企业生产设施设备,2004年10月18日下午,近200多名职工,态度恶劣,行为粗暴,强行将市国资办领导和驻厂专班成员围堵在公司礼堂,谩骂、肢体冲突达8小时之久,至次日凌晨,围堵职工方才离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工作组组长王大和同志和大家一道,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泄气,而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迎难而上,连夜作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查阅文件资料,调整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在水泥厂厂区、职工生活区张贴省信访局、公安厅关于规范信访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通告与鄂办文[2004]62号文件精神,教育职工合理合法反映诉求。二是按照企业在岗职工、退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等三种对象,分九个推选小组,选举产生40名出资人代表会议代表和5名召集人,对职工关心的重点问题进行对话。三是及时组织召开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党员、生产骨干会议,引导他们全力维护公司利益,安心生产。四是工作组成员和区劳动、审计、工会、街道等单位领导,每天白天到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