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季我国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05年一季度我国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北京服务器托管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今年的工作定位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棉纺织工业化道路,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 2005年一季度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良好势头,得益于各个环节的合力影响,表现在:市场仍有较大需求,继续拉动生产;棉制纺织品进出口平稳;原料市场、纱布市场产需基本平衡,为96.76%,经济效益良好,利润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生产情况 2005年一季度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275.31万吨,同比增长21.99%,增长幅度是去年同期的二倍。下图是2003/2004和2004/2005棉花年度3月至9月纱产量生产走势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纱产量保持了增长的势头(由于受到节日的影响,1、2月份产量略低),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还是略有下降,说明宏观调控在协调市场供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两大纱生产省:江苏省累计产量为56.54万吨,同比增长14.64%;山东省累计产量为69.65万吨,同比增长40.99%,其两省的纱产量合计为126万吨,占全国纱总产量的45.80%。2005年山东省发展较快,去年同期其纱产量占全国纱总产量的22%,今年一季度就已占到全国纱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增长了3个百分点。
2005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梭织布累计产量为76.92亿米,同比增长20.68%,其中纯棉布累计产量为39.58亿米,同比增长25.73%,混纺交织布累计产量为16.29亿米,同比增长15.53%。下图是按棉花年度表现的布产量的走势图。
占我国梭织布总产量60%以上的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一季度累计布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6.34%、15.23%、23.4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回落,河北、河南、湖北的布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2005年一季度纱、布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的主要是因为1月份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下游产品(服装、家纺等)出口大幅增长,外需内需不断充实,使得棉纺织行业的产能得到合理释放。然而进入3月以来,由于受到美国、欧盟贸易摩擦的影响,一些织厂没有拿到下半年的订单,再加上原棉资源日趋紧张、棉价不稳的影响,估计下一季度纱产量不会大幅增长。
二、进出口分析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一季度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含纱线、织物、制品、服装)出口金额为8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8%,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29.10亿美元)的36.79%;其中棉、棉混纺纱线及织物出口金额为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1%。 1、棉纱线进出口 2005年一季度我国棉纱线出口金额为2.8亿美元,同比下降17.42%。其中:出口数量为9.77万吨,同比下降9.71%;出口价格为2900美元,同比下降8.54%,见下图。主要贸易对象是香港、韩国、日本,我国对这三国的棉纱线出口量占我国棉纱线出口总量的46%。 棉纱线出口数量和价格的整体下降,造成出口金额的减少,主要原因是: ①棉纱线出口价格下降的原因是精梳纱出口比重大幅减少,改变了棉纱线的出口结构。2004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精梳纱4.23万吨,占棉纱线出口总量的39.5%;而2005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精梳纱约3万吨,占棉纱线出口总量的30.9%。 ②棉纱线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对主要贸易对象香港出口的棉纱线大幅减少:2005年一季度我国出口香港的棉纱线数量是7.66万吨,同比下降16.11%,这主要是由于1月纺织品配额取消使香港失去了原有配额保护,纺织业日渐势微。 ③由于我国棉花紧缺、棉价不稳,使得我国棉纱线出口价格普遍偏高。我国主要贸易竞争对手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受到当地政府出口政策的保护,棉纱价远远低于我国,这就使得我国棉纱线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价格竞争力,影响了出口。
2005年一季度我国进口棉纱线16.16万吨,同比增长22%,进口金额为3.4亿美元,由于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8.79%,因此棉纱线进口金额下降了16.09%。我国进口的棉纱线总量中精梳纱比重47.7%,同比下降了15.2%。 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巴基斯坦、台湾和印度。 2、棉织物进出口 2005年一季度我国棉织物出口创汇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29%。其中:纯棉布出口创汇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4%。棉织物出口创汇的同比增长依然依靠数量的增长而非价格的增长。我国棉织物出口的主要贸易对象是:香港、韩国、美国、日本、贝宁和孟加拉国。出口到这六国的棉织物数量为62.02亿米,占我国棉织物出口总量(122.62亿米)的51.42%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