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8.doc

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8.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8

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柳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情况的调查 民盟柳州市委 [内容摘要]  人水和谐是社会和谐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城市而言,水的作用更为重要。城市是人口聚集地,如果发生停水事件,后果将非常严重。柳州市现有的四座地面水厂都是以柳江河水为取水水源。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工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单一水源不仅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且一旦水源发生危险,就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在加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同时,积极开发、建设城市备用水源,以满足我市工业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增长以及市民对水源水质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同时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就柳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设城市第二饮用水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第二水源 饮用水安全 对策 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当今,人类不可离开的水资源,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从总量到可利用量都已十分有限的稀缺资源。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将进一步恶化。英国《独立报》最近载文指出,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提高55%,农村地区将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而这类用水目前已经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70%;全球城镇人口会增加到占总人口的近2/3,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 一、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当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水污染的威胁,城镇供水安全开始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和亩均河川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70%左右。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战略,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为保护水环境付出了巨大努力,水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加上当前水体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据《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根据全国1300条河流3200多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对14万公里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全年期河流水质总体状况是:I类水河长占5.1%,II类水河长占28.7%,III类水河长占27.1%,IV类水河长占11.8%,V类水河长占6.0%,劣V类水河长占21.3%。与2004年比较,全国水质总体状况变化不大。对全国237个省界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33.3%,水污染严重的劣V类占34.2%。总体来看,省界水体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在评价的320座水库中,水质优良(优于和符合III类水)的水库有25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79.7%;水质未达到III类水的水库有6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20.3%,其中水质为劣V类水的水库有21座。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环境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据环保部门检测,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严重污染,约有50%的重点城市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水源标准,全国地表水近60%以上的水质降为IV类以下水质,已完全失去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也受到污染。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占重点城市的14%;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占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20.1%;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占重点城市总取水量的32.3%。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全国设市城市每年约有200亿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湖中,还有大量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对饮用水源构成严重威胁和影响,不少地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近海赤潮经常发生,据统计,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仅发现9次赤潮,80年代增至75次,90年代猛增到262次,而2001年到2004年就已发生赤潮371次,总面积超过6.6万平方公里。 二是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不规范,城市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建成率仅为40%,远远未达到计划要求;许多地方环保投资不足,治污工程建设滞后,加上污水处理收费政策不到位导致运行经费短缺,使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其中半数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出水水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