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苏轼.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苏轼

作文素材——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篇 前言 ? 同学们,还记得吗,在900多年以前,在浓密的山间树林中,有过一场并不特别的风雨? ? 还记得吗,就是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 老者,他脚着着芒鞋,手持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 ? 还记得吗,在那个曾经烈火雄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赤壁前,有这样一位老 者,他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起古之英雄的种种过往,不禁从胸中倾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篇章,回首自己这风雨飘零的一生,他更是从心底翻涌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千古长叹! 是的,这个人,便是苏轼。 苏轼,中国文人心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唐宋八大家之一,大书法家,大文学家,佛学大师,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是的,我们可以给他灌上许多诸如此类的名号,但是,无论我们如何的褒扬他,都绝不会显露出一丁点的过分与夸张。 他,不仅有着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可贵的是,多舛的命运和人生路途的风雨飘零,并没有让他高尚的人格遭到一丝的磨灭,相反,在不可避免的痛苦之后,他依然还拥有着一分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的难得心境; 人生的风雨何其多,但是,即使路上的风雨再大,即使在他人都感到狼狈困顿之时,他却还依然能够吟啸徐行;惟大英雄能显本色,是真名士自然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风雨人生路,超然旷达情 回顾苏轼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很关键的字——贬谪。是的,凭借骄人的文学才华进入到官场之中,对于苏轼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但是,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从不随波逐流的性格,却注定了他在今后的那条出仕之路上必然要走得格外的坎坷与艰辛——因为与朝庭大员政见不合,苏轼一次又一次的被卷入到此起彼伏的政治风波之中,成为朝庭内部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他一次又一次的被贬谪,黄州,杭州,密州,湖州,惠州,一次比一次偏远,甚至在海南,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足迹。 一.被贬黄州,用极积应世的心态变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在不完美的人生中,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合适定位 天,苏轼来到了黄州的古赤壁前, 面对着滚滚而去的江水,他想起了那个曾在三国时期如火如荼的战火风云中谈笑自若,叱咤一方的大都督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拂去历史烟云的迷蒙色彩,英雄的颯爽英姿仿佛还鲜活可见,只是,面前这条滚滚而去的江水却将所有历史的繁华冲刷的干干净净,当年的英雄,身在何方?他们曾经立下的赫赫战功,今又何在? 苏轼沉默了,他不禁反问自己,难道自己不也正像那东吴的督都吗?在自己的心中,不也曾经如他般激荡着一腔指点江山,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吗,而此时呢?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时光流逝,岁月漫漫,历史的变迁,千百年来,便是如此,但是,当年那些战功赫赫的英雄志士们,他们如今又在哪里呢?——原来,一个人,无论他曾经拥有多大的功名,或者拥有多么显贵的地位,其实还不都是要注定被这滚滚而去的时间洪流所冲刷得干干净净吗,人生本就如一场梦幻啊,又何苦还让自己不能开怀呢? 于是,面对着滔滔的江水,苏轼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了一声千古长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哪里是在凭吊古人,分明是在凭吊他自己那宦海沉浮,如梦如幻的人生啊。这是他历经风雨之后的坦然,更是他从痛苦失意之中获得超脱的真情告白。 也是在这同样的赤壁前,苏轼再次来到这里,这一次,是和他的朋友们,月光淡淡,清风徐徐,客人们饮酒高歌,欢愉无比,但这时,面对这眼前美景,无边乐事,朋友之中不由得有人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叹之语,然而,苏轼扬酒答到:“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宽慰客人不要感叹人生的虚无与短暂,告诉客人,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己存在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人也没法改变的,既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又何必为它再去感伤呢,不如忘记这些,好好的享受这眼前的无边美景,享受欢愉无边的人生呢? 苏轼的劝解宽慰是成功的,客人终于转忧为喜。我们知道,当时的苏轼,己经身遭贬谪,但他竟然能够用自己的感悟去宽慰悲伤的他人,试想,如果,苏轼本人没有获得对自己多舛人生,坎坷命运的清醒思考和认识,获得彻底的超然,又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 有一位哲人,曾经问到过人们这样一句话,他问:“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的吗?”人们作了很多的回答,但是答案却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哲人说:“哭泣,是因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