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0:九等书生简介
00:九等书生简介
董 玉 明 简 介
董玉明:男,1969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汉族,属鸡。出身贫农,原籍吉林省扶余县四马架乡,另有记载说,原籍是山东梁山,六十年代中期全家随父从军队转业到抚顺定居。
81年从抚顺市新华二校小学毕业,84年从抚顺二十三中初中毕业,87年从抚顺第六中学高中文科班毕业。
88年初参加工作,在抚顺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做收银员,十年后病休。
88年底确诊患有遗传疾病,直至九八年七月中旬,该病合并眼底出血并牵引性视网膜脱落,导致99年底双目失明。
先后在2000年和2003年两次在家里开办心理咨询热线。失明后办理了残疾证,鉴定为一级盲残。
创作简历如下:
十五六岁上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散文为主,创作了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续书。学生时代先后完成中篇小说三部:《流年--一个中学生的日记》,《行路人》,《我们共同拥有的年龄》,表现了青春期的苦闷与迷惘,表达了对理想对人生的向往,对情感对社会的关注,在稚嫩的笔触中,融进了年少的轻狂和激情。
同时期完成了长诗短诗一百余首,自编诗集两部《寒居》和《走出死谷》。其中长诗《青春独白》长达数百行,视为心血力作,搬家时不慎遗失。
期间还创作了剧本两部:电影剧本《望着我的眼睛》和话剧剧本《星星月亮太阳》,以及短篇小说六、七篇。剧本全景式地呈现了青春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涉及到八十年代颇为敏感的早恋问题。短篇小说则东拼西凑,兼有武侠科幻推理等模仿特点。部分诗歌在学校广为流传,上高中时立下宏伟志愿,要成为像王蒙张贤亮那样的现实主义作家,狂热地读书,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从84年开始投稿,88年在抚顺人民广播电台发表长诗处女作《我们共同拥有的年龄》,不确切记载,先后投寄过120余次,从《人民文学》《收获》《青年文学》,到《中学生文艺》《琥珀诗报》《作家摇篮》,没有一个字见诸报刊,被友人戏称诗坛浪子。虽然屡尝败绩,独守清贫,然而痴心不改,愈错愈勇。
88年起用笔名:斯人,借孟子古意以表心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也。斯人这一笔名延用至今,成为立身之本,立世之道,以此为名的随笔诗歌小说散见于报纸杂志中。
88年2月加入抚顺无名星文学社,90年筹建春秋文学社,92年组建蓝梦文学社,兼职社长主编及打字校对,先后油印了数期刊物和报纸,因管理不周经费困难,不到一年,文学社即告解散。虽然时间短暂,成绩平平,却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许多作者现在仍活跃于文坛之上。
从88年开始,疾病与我朝夕相伴,十年之间,我先后住院十余次,疾病后来转变成神经末梢炎、浸润型肺结核、胃炎、植物神经紊乱,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就是在病床上渡过的。父亲与姐姐因患同一恶疾,分别于87年、92年过世,此段经历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与生俱来的负罪感史命感,在我的字里行间浮沉。在我的诗歌和散文中,一方面寄予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情感的渴望,一方面表达了对人性的怀疑对人生的思辨。文学上的狂热与忘我,跟现实中的磨难与欢乐,构成了我作品个性化的基调和精神内核,而在诗歌小说方面的先锋性写作,又让我在文学圈里赢得了少壮派的称谓。
90年春,诗歌《四月十一日,中国灾难性纪实》获得抚顺市青年诗歌三等奖。92年秋,短篇小说《最终的现实》获得市攀登杯小说大赛佳作奖。92年加入了抚顺市作家协会,并与两位诗友自费出版了诗集《随风而逝》。
93年七月,自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倾听寂寞》,共收录了短诗组诗80首,笔名斯人的小说散文诗歌开始在报刊上陆续发表,部分作品获得各类奖项,另有十几篇首作品收入各类作品集中,同年7月,抚顺日报为我作了一期董玉明小说专版专访。同年8月,因病情加重开始休假,去沈阳治了两个月后,病情渐缓,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97年自费出版了第三本诗集《彼岸》,共收录88首长短诗。98年由市文联牵头,召开了董玉明诗歌作品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辽宁省内知名作家评论家三十余人到会,参与者有省作协副主席晓凡,中国诗歌学会副主席李松涛,朦胧诗派代表女诗人林雪,《鸭绿江》编辑部主任、诗人柳云,《诗潮》主编、评论家罗继仁,《人民文学》编辑商震,和诗人作家宋少忠、李犁、刘万石、魏薇、吴春英、胡英才、王敏、张笃德、刘敏、任东升等。98年底加入了辽宁省作家协会。
98年夏天因患眼疾,一度远离写作。此前数年间,完成长诗《步行街》梦之魇》《及各类短诗组诗300余首,并有文化随笔及现代书评200篇。创作了中篇小说五部,计有《结局或开始》、《恐怖街》、《其后》、《杀人·梦魇·绝想》、《语文组》,并有短篇及微型小说数十篇,多从探究人性善恶美丑,反思人情事理上,对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