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鼎盛期扬州繁荣昌盛的文化事业《扬州画舫录》研究之一.doc

清代鼎盛期扬州繁荣昌盛的文化事业《扬州画舫录》研究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鼎盛期扬州繁荣昌盛的文化事业《扬州画舫录》研究之一

清代鼎盛期扬州繁荣昌盛的文化事业——《扬州画舫录》研究之一 王伟康   《扬州画舫录》是清乾隆年间李斗寓居扬州时,根据见闻,积三十多年时间陆续写成的。这一著名笔记对当年扬州的风貌作了详尽记录,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其内容包括“城市沿革、园林名胜、寺观祠宇、梨园酒肆等等,兼采诗词楹联、论学名篇,以至风俗传说、营造法式;更结合名胜的记述,列举有关名流、学士,各缀小传或行状”,“书中还记述了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的盛况,搜罗极为广博”。(《扬州画舫录·出版说明》)它洵是康雍乾时期,尤其是乾隆全盛时代扬州文明的实录,扬州经济文化辉煌的缩影。   康乾时期,随着社会的安定,百业兴旺,经济繁盛,文化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由于清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文网酷严,进步文化受到很大钳制,然其自身发展固有其难以抗拒的内在规律,加之相对于京城而言,扬州是一个政治禁锢较薄弱,道德规范较宽松,社会风气较开放的地方,各种进步文化在这一地区得到生存而潜滋暗长,文化事业从清代康熙至乾隆朝达到鼎盛局面,蔚为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扬州地域特色。其特征是,以书院勃兴为标志的教育文化迅猛发展;博大精深的扬州学派开始形成;剧坛曲苑花雅争胜,百花齐放;出现了标新立异,影响深远的“扬州八怪”;……这一切,《扬州画舫录》都作了或多或少真实的记录与精到的评述。   1.教育文化经术造士,书院兴盛。隋唐时儒学大师曹宪在家乡扬州以《文选》“聚徒教学,公卿多从之游”,弟子李善承师说,更替《文选》作精辟的注疏,天下称为“选学”,此为在扬首倡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私学举措,开后世书院教育的先河。《扬州画舫录》卷三中写道:“扬州郡城,自明以来,府东有资政书院,府西门内有维扬书院,及是地之甘泉山书院。国朝三元坊有安定书院,北桥有敬亭书院,北门外有虹桥书院,广储门外有梅花书院。其童生肄业者,则有课士堂、邗江学舍、?里书院、广陵书院。训蒙则有西门义学、董子义学。”康熙年间政局稳定,经济复兴,朝野上下兴复书院的呼声遂起,清政府抑制书院的政策逐渐松动,继而转为支持,而由地方官府出面或由盐商资助乃至商家独资兴建书院。其中,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巡盐御史胡文学于康熙元年(1662)率先在府治东北隅的三元坊创建“安定书院”。康熙二十二年(1683),两淮盐商在扬州的北桥创建“敬亭书院”,总督于成龙在北门外建“虹桥书院”。康熙五十一年(1712),扬州知府赵宏煜在府治西还建有专课童生的“广陵书院”。梅花书院则是雍正十二年(1735)盐商巨子马曰在明崇雅书院旧址(原明甘泉山书院)上重建,扬州府同知刘重选“亲为校士”(卷三)。乾隆、嘉庆年间,扬州各州县的书院更得到迅猛发展,又有昭阳书院(兴化)、安定书院(泰州)、珠湖书院(高邮)、竹西书院(由广陵义学升格,后改称“广陵书院”)、乐仪书院(仪征)、画川书院(宝应)等。这些书院的建立,承先启后地为当时扬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乾嘉时期扬州书院的昌盛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扬州诸书院中,“其著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臻于上乘。书院除由掌院(山长)亲自主讲,还延聘四方名师宿儒来扬讲学,而“自立书院以来,监院互用府县学学师,皆知名有道之士”(卷三)。如安定、梅花书院的掌院多是当时的名儒顾彦。他们继承了宋代书院的讲会制度,注重经史文字的分析,乾隆以后,更因崇尚朴学,在学术造诣上给莘莘学子以很深的影响。《扬州画舫录》卷三载安定书院的掌院自王步青始,讫王嵩高23人,中有著名学者杭世骏、赵翼、蒋士铨等;梅花书院的掌院自姚鼐始,讫蒋宗海计5人,大都是进士出身。姚鼐曾编《古文辞类纂》作为教学古文的教科书,著《惜抱轩文集》,为桐城派领袖,“风规雅峻,奖诱后学,赖以成名者甚多”。“安定、梅花两书院,四方来肄业者甚多,故能文通艺之士萃于两院者极盛。”(卷三)《扬州画舫录》卷三并载录了自裴之仙至程赞普等57人的事迹简介,包括资历、成就、行状等,且时夹短评。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汪中、任大椿、段玉裁、刘台拱、洪亮吉、孙星衍、顾九苞等名列其中。可见,康乾时期的扬州书院培养了一大批真才实学的人杰,为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师资,亦为科举输送了大量人才。   清代扬州不仅以书院名著东南,刻书和公私藏书也占有相当地位。康熙四十四年(1705),《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时任江宁识造兼巡视两淮盐务监察御史,奉旨刊刻《全唐诗》,它是版本学家公认的清代精刻本之一。曹寅在刊刻《全唐诗》同时还刊刻了《楝亭五种》、《楝亭十二种》的丛书。《扬州画舫录》卷二对后者作了如下介绍:“刊秘书十二种,为《梅苑》、《声画集》、《法书考》、《琴史》、《墨经》、《砚笺》、《刘后村千家诗》、《禁扁》、《钓矶立谈》、《都城纪胜》、《糖霜谱》、《录鬼簿》。”其刻印之精,为后人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