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_钨的种类与毒性_英文文献的翻译.doc

环境毒理学_钨的种类与毒性_英文文献的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毒理学_钨的种类与毒性_英文文献的翻译

钨类物质及其毒性:单一态和复合态钨酸盐对鱼的急性毒性 摘要: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过渡金属,但有关其环境影响和毒性作用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缺少复合态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钨阴离子会在水体和土壤中聚合,这取决于其浓度、pH和水体地球化学性质。至今为止,在所有可溶钨酸盐类中,有关单一态钨酸盐类的毒性研究较多。本次实验旨在对单钨酸盐类(Na2WO4)和聚合钨酸类(3Na2WO4?9WO3)的急性毒性进行比较和评估。实验遵守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协议中203和204条规定计算出14天的LD50值。结果显示偏钨酸钠对鱼的毒性比钨酸钠的毒性强。根据LD50为0.86–3.88 g?L-1或 4.67–21.1×10-3mol Na2WO4 L-1可知,钨酸钠对鱼的毒性较低。而当偏钨酸钠的含量比钨酸钠含量(mol?L-1)低55-80倍时,也可以造成相同的鱼死亡率。偏钨酸钠的LD50值从0.13到0.85WL-1或者5.69到38.71×10-5mol 3Na2WO4?9WO3L-1。根据以上这些值可知,偏钨酸钠对鱼产生中度毒性。 引言 钨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过渡金属,其硬度较高、密度较大,在所有金属中熔点最高,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实践中。 环境中的钨来源于自然界以及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含钨矿石如钨锰铁矿、白铁矿和钨铁矿的转变和传输途径。尽管钨被广泛使用,但是有关其在环境中的去向,传输和生态毒理机制的研究仍较少。在美国,除了职业暴露空气污染指数(难溶钨类为5mg?m-3,可溶钨类为1mg?m-3)外,没有针对钨的其他规定。钨污染指标在苏联首先建立起来,包括最大允许浓度(环境污染的一个定量指标)。MAC被定义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某种化学物质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低浓度。饮用水和渔业水库中钨的MAC值分别为0.05和0.0008mg?L-1。起初,1966年的饮用水MAC值被定为0.1mg?L-1。后来,当有研究发现在更低浓度的钨和钼共同作用下会对老鼠产生胚胎毒性时,MAC值被改为如今的0.05mg?L-1。 最新研究表明金属钨粒的溶解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土壤酸化、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生理学研究表示在老鼠肠系膜动脉中,钨丝表面的氧化作用使Ca2+和乙酰胆碱引发的松弛反应。由于钨类物质和水体化学性质的复杂性,至今还未能确定哪类钨类物质造成了这些毒性影响。 钨类物质在水体和土壤中以单一和大量聚合态形式存在,例如聚合氧络钨酸盐类。众所周知,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导致大量稳定聚合态物质的产生;与此同时,分解作用很慢。这就导致在碱性和酸性水溶液中存在可溶性聚合态钨化物。当pH值在4到9之间时,一些不稳定的聚合态和至少3种稳定的聚合态钨酸盐共存:仲钨酸盐A、仲钨酸盐B以及最易溶解的偏钨酸盐。不同的技术支持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而对聚合阴离子物质的性质研究会产生分歧。 Bukoski等人在用钨丝进行生理实验时,在其表面发现了聚合钨酸盐。土壤和水体中的钨合金侵蚀伴随着金属钨粒上的酸化反应,有利于钨的聚合反应。最近,Bednar已经发现了在被金属钨污染的古老土层里含有大量的不同种类聚合钨酸盐。 目前的生态毒性实验很少是以可溶性钨类物质为研究对象,而主要是单一态钨酸钠。在所有已知的可溶性钨类物质中,单一钨酸盐(主要是Na2WO4和少量的K2WO4)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可溶性聚合钨酸盐的替代物而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但是,可溶性聚合态钨酸盐的生态毒性很少有人了解。Kinard和Van De Erve早期研究过向人类日常饮食中添加氧化钨、钨酸钠和仲钨酸氨的毒性影响。更多有关聚合氧络钨酸盐毒理性质的研究则认为这些物质可以作抗过滤性病原体、抗癌和抗菌剂。但是,这些化合物中的一些是由化学合成而来并且从未在自然界中发现。Tijima比较了环境系统中的单一态和简单聚氧络态钨酸盐的生物效应,结果显示聚氧络钨酸盐引发了Esherichia coli菌株内的osmY和clpB的基因修饰,而单体化合物(Na2WO4)没有引起这些变化。根据美国军队工程研究和发展中心的最新研究可知,在钨污染的古老土壤中,单一态和聚合态钨酸盐对向日葵产生不同的生物有效性。这些研究均表明土壤中的钨类物质可能与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群体上反作用有关。 纵观上下,现今人类对钨的生态毒性了解还不充分,有关钨类物质和可能的生态毒性影响报道还不多。所有已知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单一态钨酸盐。但是,由于自然界中金属钨的溶解和含钨矿物的降解过程往往伴随着酸化反应,因而聚合钨酸盐是可溶钨化合物的主要形式。此次研究目的是比较单一态和聚合态钨酸盐(Na2WO4和偏钨酸钠)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影响。采用两种标准急性测试,鱼类急性毒性测试(OECD协议203条)和鱼类长期毒性测试(OECD协议204条)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