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生的社会学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学生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位置 一、学生的三重社会 1、学生面临的三重社会: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2、三种社会群体对学生影响的特点: 家庭对学生影响的特征:(1)先主性影响;(2)生活化了的影响;(3)聚合性的影响;(4)经济化了的影响 学校对学生影响的特征:(1)系统性的影响;(2)可控性的影响;(3)社会界定性 同辈群体对学生影响特征:高参照性(同辈群体的活动目的容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其规范也容易成为个体的言行准则,学生往往乐意接受同辈影响)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位置 3、学生的三重社会之间的关系(见P224) 理解“文化装置”、“社会位移” 二、学生的社会位移 1、美国菲兰关于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的研究: 学生的多重世界: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各有一套价值、规范、期待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的“社会环境” 越界行为: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位置 2、学生的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的四种类型 (1)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2)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3)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4)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3、学生社会位移的两个层面 (1)从“身”存群体的角度:从一种社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 (2)从文化认同与文化调适的角度: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一、同辈群体定义:社会学(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教育社会学(指称儿童及青少年的非正式的小群体) 二、同辈群体的功能 1、保护功能:指学生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之伤害的功能。 自然防卫式: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心理调节场所和避风港 主动出击式:成为学生向成人世界进行挑战与反抗的支持力量 2、发展功能: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自我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互相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三、同辈文化的类型 1、科尔曼对玩乐型文化的研究 2、克拉克:中学生同辈文化(玩乐型、学术型、违规型)大学生同辈文化(玩乐型、学术型、 职业型、非顺应型) 3、苏加曼(一种是来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着眼未来前程,控制现时欲望,承认并服从成人权威;另一种是注重满足现时欲望,强调快乐主义,拒绝服从成人权威) 4、墨德多克(现代中学中存在反学校文化、文法中学则没有) 5、哈格里夫斯、帕特里奇(能力高班:亲学校文化;低能力班:反学校文化) 6、分类(按对学校文化的态度:亲学校文化、非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按倾心的活动:学习型文化、违规型文化、玩乐型文化;按对未来前途的取向:理想型文化、务实型文化、茫然型文化)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一、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 1、国外的研究:高尔顿:研究家长的职业对学生教育的影响;科尔曼1966《教育机会均等》:造成学生学业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智能与家庭背景。 2、我国的研究(丁瑜):(1)家长职业类别不同,学生成绩差异极为显著;(2)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与子女的成绩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3)家庭经济状况及居住条件与学业成绩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4)不同的家庭结构在总体上并不导致学习成绩的显著差异;(5)排行与独生与否并不导致成绩的显著差异;(6)家庭气氛与学生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7)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3、两点共识: (1)家庭背景中的许多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影响具有恒常性、固着性。 (2)家庭背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有学者认为全部的家庭因素分为三个层面:一、客观性的家庭因素;二、主观性的家庭因素;三、双亲生活经历、个人经验、能力、倾向性及遗传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家庭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产物。 另有学者认为家庭环境变量分为主观性变量与客观性变量,客观性变量通过主观性变量间接地对学生学习发生影响。 第三节 学生的家庭背景 二、品德差异的家庭背景 1、我国学者丁瑜的研究:(1)家长职业类别不同,学生品德差异极为显著;(2)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与子女的品德存在极为明显差异;(3)家庭经济状况及居住条件与学生品德不存在任何显著的差异;(4)不同的家庭结构在总体上并不导致学习品德的显著差异;(5)排行与独生与否并不导致品德的显著差异;(6)家庭气氛与学生品德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7)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的品德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2、两点共识:(1)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与品德的影响基本趋同。(2)家长职业类别与文化程度同学生品德面貌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第四节 学生的重要他人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