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犯罪心理形成及发展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犯罪心理形成及发展变化

案例分析 强奸杀人犯曹某, 18岁, 身高一米八几,皮肤白哲,戴眼镜,外观文静。安徽省某市200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之后,于2000年9月28日被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如果不是案发,此时的他,应该坐在大学教室里学习,他的高考成绩已进入高校的录取线。 ? 1998年9月份曹某只有15周岁,就开始在夜间(大都利用晚上自习的时间)尾随单身妇女,在黑暗的居民楼楼道里猥亵妇女,并抢劫被害人财物的行为,持续两年,作案十多次,报案人不多。他说,除了性冲动不能自我控制外,每次作案后都没有什“事”;楼道里没有灯光,也没有哪家的人出来管“闲事”;有三次犯罪的过程中听到楼下有来人的脚步声后立即下楼逃走,都未遇到过什么“麻烦”。因此他内心总有警察抓不到的侥幸心理。 ? 事情发展到后来,他已不满足猥亵和强奸,还残忍地在被害人的胸部用刀片刻了一个“干”字,他说“这样做是自己想的,是一种发泄和刺激。也知道这是犯罪,害怕被警察抓住,但控制不了自己。” ? 截止1999年11月,先后11次猥亵妇女,2000年1月和3月,又两次强奸妇女,并将被害人勒死。 曹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案例分析 张某曾是某县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因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在家。在家劳动的日子艰苦又枯燥,张某很快就厌倦了。 一天,张某去镇上一位同学家里玩。已成大款的同学热情的接待了他,张某坐在沙发上,在沙发缝隙中无意触到了一样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本有千元存款的活期存折,张某立即把它放回原处,心里还咚咚直跳。张和同学继续谈话,同学说起最近借钱还钱的人很多,他都记不清了,以后要建立专门账目,省得忘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某一下想起了刚才摸到的存折,估计也是别人还的钱。“凭什么你那么富我那么穷”,“一千元我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挣得”,“不拿白不拿”,一连串的念头产生后,他竟坐不住了,手又鬼使神差的触到了那本存折,如此几次,他已无心说话。同学正好因故离开房间,张某终于痛下决心,拿了存折,告别同学走了。 揣着存折象揣着一团火,一连几天,张某坐立不安,生怕被发现。结果却平安无事。张某终于到银行取出存款。一千元钱让他潇洒了一段时间,钱花完了,他又到同学家以同样方法窃得一条金项链。从此,张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终于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根据材料分析以问题: 张某是怎样走上盗窃道路的?犯罪心理是如何发展和变化? 第一节 犯罪心理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人格缺陷的形成 (二)犯罪意识的形成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犯罪心理的转化 良性转化:放弃犯罪/中止犯罪/不再犯罪 恶性转化:执意犯罪/加重犯罪/屡次犯罪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一)有意识犯罪动机的的犯罪心理形成模式 1.渐变模式:渐进性;渗透性;自觉性;预谋性 原发型 继发型 2.突发模式:突发性;无预谋性;情境性;情绪性 2001年7月发生在北京丰台的14岁男孩残忍杀害11岁女孩的案件。 “今年7月29日下午,小冯路过同学何某家时,看到只有同学的妹妹小何一人在家,于是他顿起杀心。敲门进入何家后,他趁小何不备,从厨房取出杀猪刀猛扎小何的背部,又从院内取来铁锹、啤酒瓶砸她的头,用菜刀切、用电线勒小何的颈部,使小何最终窒息合并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小冯在法庭上交待,他要杀死小何的原因‘只是因她太讨厌’。11岁的小女孩为何令他讨厌呢?因他‘每次来何家,小何经常骂他,还在背后说他坏话,叫她哥哥不要和他来往。小何父母也曾找自己的家长告状使他挨了骂。’于是就起了要杀人的念头。 杀人前,小冯到厨房拿凶器时还若无其事地自己倒了一杯水喝,杀人后,小冯不慌不忙地伪造了抢劫现场。并交代:‘杀人手段是从电视上学的。’法庭上,小冯轻描淡写地对法官说:‘我知道我错了,但我父母都是残疾人,赔不起,双方都互相谅解一下得了。’ (二)无意识犯罪动机的犯罪心理形成模式 动机不明确的犯罪 过剩犯罪 移位犯罪 睡眠状态或催眠状态的犯罪 药物引起的异常意识状态下的犯罪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 (一)内外化机制 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 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内化机制是以外界消极因素的学习和模仿为开端的,在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反映活动中形成不健全人格,经由不良行为的尝试,使此种行为习惯和态度定型化,进而萌生犯罪意向。 认知的选择加工机制 模仿学习机制 角色扮演机制 自我强化机制 2、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以主体具有的犯罪心理作为内因,在刺激和情景的诱发下,产生犯罪动机,确定犯罪目的,进入犯罪决意,实施犯罪行为。 3、内外化机制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