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豆科牧草第一节紫花苜蓿.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豆科牧草第一节紫花苜蓿

第五章 豆科牧草 第一节 紫花苜蓿 第二节 三叶草属牧草 第三节 紫云英 第四节 毛苕子 第五节 其它豆科饲草 第五章 豆科牧草 第一节 紫花苜蓿 一、概述 二、植物学特征 三、生物学特性 四、栽培技术要点 五、营养价值和利用 六、品种介绍 一、概述    苜蓿属(Medicago L.)植物约60余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我国有12种,3变种,6变型,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在农业生产上栽培的有紫花苜蓿(M. sativa L.)、黄花苜蓿(M. falcata L.)、金花菜(M. hispida Gaertn.)、截形苜蓿等,其中紫花苜蓿是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此外,本属中天蓝苜蓿(M. lupulina L.)等也是优良的饲用植物。 紫花苜蓿 一、概述 学名:Medicago sativa L. 英名:Alfalfa或Lucerne. 别名:紫苜蓿、苜蓿。 产地、分布:小亚细亚,伊朗;世界3300万hm2,美国约1000万hm2。我国约133万hm2,第6位。 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126年。 经济价值:优质牧草、水土保持、种植结构。 苜蓿市场 苜蓿的国际市场主要在亚洲,年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 日本年进口130---150万吨,南韩50万吨,东南亚国家进口苜蓿也呈增长趋势。而亚洲市场优质蛋白饲料作物的市场潜力可达1000万吨。 苜蓿草产品国际市场售价(FOB)为200---230美元/吨,优质草粉高达300美元/吨;国内苜蓿产品售价多在1100---1400元/吨,优质产品达1600---1800元/吨; 我国出口的粗蛋白含量为15%的草粉,价值170美元/吨,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草粉280美元/吨,其售价与玉米价持平或略高。 二 植物学特征 1、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m,甚至更长,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cm以上的土层中。根上着生有根瘤,且以侧根居多。根颈膨大,并密生许多幼芽。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具棱,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cm,高者可达150cm。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上1/3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1.4~2.3g。 紫花苜蓿图示 1.根颈 2.枝及花序 3.旗瓣 4.翼瓣 5.龙骨瓣 6.荚果 7.种子 三 生物学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对其生长最为有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超过30℃光合效率开始下降。抗寒能力强,幼苗都能耐﹣3~﹣4℃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冬季﹣20~﹣30℃的低温条件下,一般都能越冬,在有雪覆盖时,气温达﹣44℃也能安全越冬。 三 生物学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苜蓿根系强大,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因而抗旱力强。但苜蓿又是需水较多的牧草,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800g,特别是在孕蕾至初花期,需水量要比禾草多2倍。苜蓿适于在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生长,在年降水量>1000mm的地区不宜种植。 三 生物学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沙壤土或壤土。适宜的pH值范围为7~8, 忌积水土壤和酸性土壤 在盐碱地上种植,有降低土壤盐分的功能。种植苜蓿5年的盐碱土,0~30cm的全盐量可下降40.62%,30~60cm下降76.3%,pH值也有所下降。另据测定,苜蓿幼苗能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上生长,成年植株可在含盐量0.4%~0.5%的土壤上生长。 三 生物学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苜蓿在生长期间最忌积水,积水24~48h就会造成植株死亡。因此种植苜蓿的地块要求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否则对其生长不利。 2.秋眠性(fall dormancy)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指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美国将苜蓿品种划分为9个秋眠等级,其中1~3级为秋眠型,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非秋眠型。 秋眠性和苜蓿的再生力、耐寒性、生产力密切相关,秋眠级低的品种,因其春季返青晚,刈割后的再生速度慢,生产能力也低;秋眠级高的品种,因春季返青早,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生产能力明显高于秋眠级低的品种。 3.生长发育 生育期:河北保定地区3月上旬返青,5月中旬现蕾,6月上旬开花,下旬种子成熟,生育期110d左右。 寿命:一般为20~30年,最长的可达100年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