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子与《道德经》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与《道德经》教案

老子与《道德经》 ——学习继承本根文化 讲课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老子、《道德经》、道教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学习继承本根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道德经》主要内涵。 2、《道德经》经典名言及内涵。 教学难点:1、老子“无为而治”的真正内涵及“无”与“有”的辩证关系。 2、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课型:新授课 备课时间:2012、6、18 授课时间:2012、6、26 授课人:刘颖 教学过程: 一、引课: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于道教。” “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大半。”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流派之一,与儒家相互激荡,相辅相成。个人认为: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儒家是表,道家才是真正内在。儒家其实是吸收道家思想本质的;后来的佛教、道教都是在以道为本质上出现的。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道家的文化。 今天,我们从宏观上去了解老子、《道德经》、道教及《道德经》经典篇章名言、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老子“无为”思想的真相,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学习方法等。 二、授课过程: (一)中国武术之太极拳的精髓:以柔克刚;中国书法、围棋的最高境界: 知白守黑 今读《老子其人》一文,中有一段文字可援为“知白守黑”的解释,现采用之。有的同志喜欢打太极拳,早晨到公园里面打太极拳,看到人家的动作软绵绵的,但是太极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什么原理?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你看看,有的人喜欢下围棋,有的人喜欢练书法,书法家和围棋高手经常说一句话,叫知白守黑,谁说的?老子说的。什么叫知白守黑?写书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写书法的人这么看。真正懂书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这样就达到一种高级层次。我看下围棋的也是,要知白守黑,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立足一处,眼观全局,这是何等的境界。所以老子的智慧,熔化在你我中间,熔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是这样的智慧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老聃。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史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曰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活了160多岁,200多岁。是中国道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史记》载(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老子大约年长孔子30岁左右,这个人勤修道德,似已经了悟了宇宙人生的很多真理大道。他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 老子时处晚周,天下纷乱,贵族骄奢淫腐,法令繁如牛毛,苛政暴如猛虎,各国互相侵夺篡杀。 老子看破周朝腐朽、群雄争斗的人类困境,辞官不做。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时,关吏尹喜慕其名,求老子留言教他。于是,老子就写了五千言,名《老子》,道教尊其为“道德经”。 (1)、为什么叫“老子”?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史记正义》 2.老子其事 (1)孔子问礼 老子披着长长的散发,迎风而立,微微抬头,双目似闭又似开着,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非醒。——象枯树挺立。老子是人中龙!(非鱼、兽、鸟) 周公制礼作乐,在改造原殷商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以礼治国”的政治传统。礼是一整套礼仪,涉及祭祀礼、朝礼、军礼、婚礼、丧礼、宾客、外交、服装、音乐、饮食、建筑等方面。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并非指中原士大夫和诸侯们不要礼乐政治文化,而是指他们争着要享受原来仅属于天子级别的礼乐。 “礼乐”的精神核心就是“尊卑贵贱、亲疏远近有别”。如周朝的爵位等级是公、候、伯、子和男,“礼”规定上公爵位每顿饭40个肉菜,候爵位32个肉菜,子爵位24个肉菜,老百姓则不准吃肉,王公贵族被称为“肉食者”。 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谓仁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老子对周朝礼乐政治文化传统全面否定和全面超越,差异性不是本质,统一性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老子出关——紫气东来(典故) 老子(真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公年前571年,大约活了160多岁(司马迁说),中年时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