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第三期编外特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刊第三期编外特辑 非常感谢爸爸的辛苦译一首英语诗,其实我正好想借这个机会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 中国人因为诺贝尔文学奖郁闷了半个世纪,很多人一直在问,为什么日本人能得诺贝尔而中国人不能,汉语可谓是拥有全天候四驱豪华配置还是全世界发展程度最高语言,所属的文学形式也一直在历史上500多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环境下完善了又完善,但为什么汉语文学不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 莫言的原生态文学在诺贝尔奖的折桂也让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出头之日到了,作家协会的大伙也弹冠相庆,这回是莫言,说不定下一次就是北岛,再下一次就是自己了,仿佛拯救自己,拯救中国文学就要靠瑞典那几个老学究了。现在我们也不能克隆出一个辜鸿铭或杨宪益来,我们的作品能不能得到炸药发明人遗产的青睐是不是只能靠翻译了呀。对此,我在这里也只能是老调重弹,莫言自己说过: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世界文学最高奖项。没错,诺贝尔的科学奖项都是世界的最高奖项,但是唯有文学不是,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世界通用语言,再精致,再不可忽视的文学作品在交给瑞典人之后他们评判的也只能是翻译艺术。为什么日本人能得奖?因为日语那占三成左右的外来语都是来自于拉丁语系和日耳曼语系,在英语里面有直接对应的词,这些作品在诺贝尔评委的眼里造成的感觉是很直观的,可触及的,语言造成的隔阂自然也少了许多,无碍的交流的加分自不用我赘述了。 举个例子,红楼梦的人名在翻译的过程中的失色就是个典型,“晴雯”的意义可以解释为“太阳照耀的有花纹的云彩”,名字也同时含有了这个角色的特性:作为上够不着,下够不着的的一个角色,晴雯的圆滑世故和恪守礼教也不是这么难以理解。但是你要是直接译为“Qingwen”,那就真的什么也不剩了不是吗?红楼梦里多少个人名,有更深层含义的又有多少个?这些名字全音译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的优雅和委婉也就无处可寻了。 大家都抱怨古诗词像谜语,它的精英性,内部流通性阻碍了很多人对它的理解,使它永远是那么高贵和神秘,但其实,它根本就不想想的那么难以接近。我不是在责怪新文化运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渗透让这件事变得势在必行,但它造成的后果确实有这么一项:全世界文明世界的语言中,现代汉语的正式书写和口语的区别是最小的,也就是说除去成语和引用之外,中国的印刷语言和口头语言基本一样,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相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整体文学素养的下降,而这两种语言分开的文化中,如英国,如意大利就并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当一种古代文学(这种情况下当然指文言文)不再被人们所向往,不再被人们所追求,那它的魅力自然被大家所不理解了。而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的精神世界都是被这些谜语所带有的独特魅力所支撑的,它的逐渐消亡当然会为很多人所不能接受。 而这座名为语言隔阂的大山,并不只是横亘在汉语到英语的去途上,它同样存在于任何两种或几种语言之间的双向车道上,有的不那么难以攀爬,但有的却是万仞坚壁,比如普希金的名篇,初中语文课本的必背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时我在读着这首诗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乱七八糟的的是什么东西,比起席慕蓉的任何一首诗都不知道差了多远,我一天能写一作文本这样的“诗”。现在我明白了,我们当时被要求背的就是一篇甚至都没有什么文采的翻译手稿,可以说基本没有意义,对我们对文学的欣赏与运用能力没有任何提高。我现在也认为类似这种名篇如果翻译的没有水平,它就只能当课外读物,教/育/局也不要因为它是俄语或西班牙语的传世名篇就真觉得自己编的语文课本与世界接轨了,拉丁语系或斯拉夫语系国家的文学课从来不会费劲巴力的来欣赏汉藏语系的名作,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文学佳作就已经够了,我们自作多情地把这种东西放进自己的课本只能错误地显示现代汉语在面对其他语系的一些独特修辞时是有多么的苍白无力。 真希望,中国有一天也真如传说中的意大利一样,健身房的肌肉男们都随身揣着诗集,人人都会写诗,读诗,以诗抒情,用诗泡妞;会不会如布罗茨基口中的俄罗斯一样,连出租车司机都能顺口背出大段的普希金,中国人何时也能随口吟诵不非得是秦观李贺哪怕是艾青穆旦呢? 但愿吧。 好了,写了不少,这些话作为周刊的特别刊的编外特辑,周刊因为我准备了这个特别节目会迟一点更新。 附:对于力译诗的纠正 为了表示我认真拜读了爸爸翻译版本的诗,我现在说一下译版中一些与原作所述不统一或翻译不准确的地方。总体来说,爸爸的译版是不成熟的,但这也是因为受英语水平所限,有些词必须查词典,就忽略了某些地方本来自成一体的表达法,但作为第一次翻译已经可以看出他下了很大功夫,在此我先为爸爸对周刊的支持表示感谢。 soothe:抚慰,安慰,但这里应该是形容词,更接近“平和,温柔” As a lily holds a morning dew:这一句的重点是dew,而且hold此处不是“握住”的意思,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