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指南解读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指南解读PPT

穿刺点选择 置管及护理 外周静脉穿刺点选择:下肢外周静脉穿刺点发生感染的危险高于上肢血管,手部发生静脉炎危险小于腕部和前臂血管。 深静脉穿刺点选择:深静脉穿刺点选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涉及穿刺部位的细菌菌落数和易感性,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并发症等. 穿刺点选择 置管及护理 动脉导管穿刺点选择:动脉导管留置感染风险小于静脉。通常留置于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和股动脉等位点,其中以桡动脉发生感染几率最低 。 周围静脉导管:临床上往往采取定期更换周围静脉导管作为预防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的一种方法。但是从87年至今,不少研究对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的推荐提出质疑。 推荐意见:定期更换周围静脉导管并不能作为预防静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推荐级别:D) 置管及护理 能快速定位 进针的深度与准确性提高 提高穿刺速度,减少了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并发症 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近年来,实时二维超声、多普勒探头引导置管技术,和体表定位在ICU与急诊得到广泛应用。 多项研究显示采用72小时更换周围静脉导管的方式,静脉炎、细菌定植、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减少,反而增加了液体外渗的风险,认为重点不是72小时更换,而是每天对导管位点的监测。但是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静脉炎(皮温升高,触痛,皮肤发红,触及静脉条索),应当立即拔除。 置管及护理 置管及护理 中长周围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相比较,中长周围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最低,仅0.2/1000导管日。 中心静脉导管(包含PICC和用于血液净化的静脉导管):研究显示导管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之间无相关性,且危险高峰表现为导管置入的前几日,在2周之内导管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再次置管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穿刺所致的机械损伤 推荐意见: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推荐级别:B) 但是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护理操作增加,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仍然有增大的可能,尤其是超过一定的时间段,如导管留置28天,则导管相关感染的可能超过24%,所以当血管内导管不再为医疗所必需时,立即将其拔除,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屏障。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指南解读 八病区 沈巧 主要内容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预防 4 血管内导管类型 1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概念 2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诊断 3 置管及护理 5 导管相关性感染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提高,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 。 血管内导管类型 根据导管是否存在皮下隧道分为皮下隧道式导管和非皮下隧道式导管; 根据导管长度分为长导管,中长导管和短导管 .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导管病原菌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FU)。 出口部位感染 1. 隧道感染 2. 皮下囊感染 3.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4.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隧道感染: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指出口部位2 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皮下囊感染 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nfection CRBSI) i 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导管相关的血行感染仅限于导管感染导致的血行感染,能够排除其他部位感染,且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 3 3 1 2 3 4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发生血行感染率较高的分别为切开留置的周围 静脉导管及带钢针的周围静脉导管。 经皮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