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中医:中药有望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疗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思考中医:中药有望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疗程
刘冰 (浙江省杭州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311604)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409-02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在建德市中医院住院部工作,虽然是学校里的刻板中医出身,但是病房里忙碌的工作环境使人无暇顾及中医药的诊疗,直至考到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才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中医。接下来简单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个病例。
患者黄某某,男,76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反复入住我院内科,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余年,经常来我院住院,曾经一度使用泰能、舒普深抗感染,联合甲基强的松龙针抗炎平喘,即便如此,也还是经常反复发作,大约一周住一次院,一次住院半个月左右,反复的住院,反复使用抗生素,又反复住院,这个恶性循环不仅使患者身体遭受了痛苦,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也蒙受了阴影。患者决定尝试吃中药,因为他听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患者形体偏胖,咳嗽,痰黄,胸闷气促,动则加重,胃纳尚可,腹胀大便解出不畅,伴皮肤瘙痒,小便尚可,苔黄腻,脉滑数。诊为肺胀,痰热蕴肺型,肺合皮毛,考虑患者皮肤发痒系痰热蕴肺不得宣泄所致,予中药五剂清热泻肺,化痰平喘。方药如下:
金银花25 连翘25 地龙25 桑白皮15
桔梗15 黄芩15 紫苑15 百部15
地骨皮10 杏仁10 生甘草10 明矾6
鱼腥草30 荆芥10 防风9
五剂服完后,患者感腹胀、大便不畅、胸闷气促好转,全身皮肤瘙痒消失。患者病情的好转,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医的信心与执着,患者这次住院仅用头孢米诺针,未用激素,结合口服中药,七天即出院。出院后未服抗生素,身体还不错,就是咳痰转为白色,量不多,我想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考虑痰白为脾虚所致,予中药三剂,止嗽散合三子养亲汤、理中汤加减,降气化痰,疏表宣肺,健脾利湿,方药如下:
厚朴12 枳实15 黄连9 半夏15
紫苑12 百部12 桔梗12 白前12
黄芪15 荆芥9 瓜蒌仁12 杏仁9
陈皮6 炙甘草6 黄芩12 苍术15
白术15 党参20 茯苓12 橘红12
苏子12 莱菔子12 白芥子6 藿香12
佩兰15
三剂服完,患者咳痰消失。最近有一个多月都没住院,缓解期患者也一直服我的中药以健脾利湿为主,结果患者不仅住院时间缩短了,住院频率也降低了,而且用药档次也降低了,用药更加简单,还免去了长期反复使用激素的烦扰。
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与中医学的肺胀相类似。中医认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危重症候。其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肺、肾、心、脾脏之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互结为标,二者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复为外邪诱发,而致气道壅塞,肺气胀满,不能敛降,发为肺胀。
第九版《中医内科学》认为肺胀的病变首先犯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但据上述病例,我认为其病理特点应为脾虚在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中医学将五脏中的脾属土而居中央,脾有主四时而长养和调节肝、心、肺、肾四脏的作用,如《素问bull;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健旺则四时脏气充足,全身正气充沛,不易受泄气侵袭,故又有“四季脾王不受邪”之说。脾虚在先,六淫时邪,首先犯肺,导致肺脾两脏病变,肺之宣降不利,气逆上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肺不主气,清气难入,浊气难出,气机壅滞,还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久病肺虚及肾,金不生水,致肾气衰败,摄纳无权,则气喘日益加重,呼吸短促难续,呼气尤为困难,动之则甚。心脉通于肺,肺气辅佐心脏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心阳根于命门之火,故肺虚治节失职或肾虚命门火衰,均可病及于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