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辨证施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辨证施护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辨证施护 马翠业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江苏连云港 2 2 2 0 0 4 )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辨证施护,以减少并发症,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的施护方法。方法:将40 例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按气滞血瘀型、湿热淤结型、寒湿凝滞型3 型分别进行辨证施护,并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有效38 例,总有效率95%。结论: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护,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337-02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 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器官炎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多由急性??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病人体质较差时, 炎症迁延为慢性。 中医认为本病缠绵难愈,重伤正气,故临床常见寒热错综,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比较困难,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腹痛、带下病、月经病、不孕症”等范畴。雷彩云等[1]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祖国医学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理论,把本病分成:气滞血瘀型、湿热淤结型、寒湿凝滞型。2010 年8 月~ 2011 年11 月对我科收治的4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 例患者年龄在24 ~ 56 岁, 平均年龄34 岁,58% 为25 ~ 32 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神智清楚,对答良好。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详细地入院评估,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经济状况等情况。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按气滞血瘀型、湿热淤结型、寒湿凝滞型3 型分别进行辨证施护。 2 护理方法 2.1 情志护理 百病生于气,女子有余于气,且以肝为先天,“七情”过极导致气的升降出入等运动形式或功能异常易影响脏腑冲任,胞脉胞络变生妇科百病,故此病应首重情志调护。再常因生活不良习惯、工作压力大而反复发作,迁延多年不愈,且有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严重的后遗症,患者因家庭、社会压力往往精神负担很重,故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了解认识的过程,使之明白心理的变化将带来生理上的反应,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能起到抗病健身的作用,同时向其介绍治愈病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起居护理 注意经期卫生, 避免劳累, 切勿冒雨涉水, 忌食生冷, 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保持外阴的清洁,勿洗内阴,不要人为地去破坏身体的天然屏障。注意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经期禁房事,发现器官感染及时治疗。劳逸结合, 防伤脾胃, 损筋骨, 耗元气,根据病情适宜下床活动到户外散步, 提高机体抵抗力, 一般以不疲劳为度。 2.3 自我护理[3]:少腹隐痛可指导患者选用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m i n,3 ~ 5 次/ d;腹部热敷: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患者可指导其在床单或油布上均匀铺设8 ~ 10cm 厚的热沙,取俯卧位, 然后将床单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温,每次20 ~ 30min,1 次/ d,10 ~ 15d 为1 疗程;腹部外敷:初发期,腹胀者用大黄、芒硝按1 ∶ 4 比例充分混合后用布包后连续敷于腹部,每天早上更换1 次。 2.4 辨证施护 2.4.1 气滞血瘀型 此型多由于肝郁引起, 证见腹痛拒按经期加重,腰酸腿软,腹部可触及包块,白带量多色黄赤,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B 超检查示:盆腔或附件区有炎症性包块。治宜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施护:①食疗。予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50g,香附15g,鸡蛋2个,加水400m l 同煮,蛋煮熟去壳,去渣,吃蛋饮汤)每日1 次。山楂30g,红糖30g,山楂切片晒干,加水煎至煮烂,加入红糖即可服用。可食柑橘、佛手等调气水果行气,忌食生冷酸涩、辛辣性食物,以免阻碍气血畅行。②中药外敷。药用: 当归20g, 路路通、白兰、桂枝各15g ,皂香24g, 细辛、红花、川椒各10g, 艾叶30g。研成细末喷湿装入袋内,放入锅中隔水蒸30 分钟, 趁热敷于疼痛或包块处, 药袋上盖以毛巾,再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温, 温度以能耐受为度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