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末三国时代的侠
汉末三国时代的侠
汉末三国时代的侠
——习史汉《游侠列传》并读《三国志》后感
[内容提要] 司马迁著《史记》,有游侠列传,班固因袭之而有名无实。陈寿撰《三国志》,没有为游侠专门立传,盖经两汉长期的社会稳定,游侠的概念名实俱亡了。然而侠作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恰是汉末乱世所需之才。比之春秋战国,《三国志》中没有以侠为职业的人;然而较之两汉,这个时代的侠风是有所复起的。
[关键词] 侠 汉末 三国
司马迁著《史记》,有游侠列传,班固因袭之,而《汉书》之游侠徒有其表,与《史记》相比,多了儒者之礼仪、贵族之骄、官宦之浊,而失“游侠”之本义: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任侠仗义、一诺千金。《汉书》所载之游侠,有宦学者,有为官者,无非个性比较奇异,遇事辄循法守礼,既不“游”,也不“侠”。
陈寿撰《三国志》,没有为游侠专门立传,盖经两汉长期的社会稳定,游侠的概念已由班固时的名不副实,变为名实俱亡了。然而“侠”的称呼仍存,并且较之《汉书》的游侠,《三国志》中被指为侠的,确有一分桀骜之气,亦不乏敢于蔑视法纪常理者。观《三国志》一书,许多英雄人物的少年时代都好侠、任侠;而能招侠之人,往往成大事,如董卓、曹操、袁绍、刘备等。侠作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恰是汉末乱世所需之才。比之春秋战国,《三国志》中没有以侠为职业的人;然而较之两汉,这个时代的侠风是有所复起的。
以《三国志》所载之人观之,汉末三国时代的侠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 豪侠:聚众作恶、为害一方的坞堡渠帅
“侠”在汉末并不是一个好字眼,《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的裴注中记载了袁绍讨曹操时发的檄文,上举赵高吕后,下至曹操父祖,全都恶言一遍,言及曹操本人,则曰:“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可见“侠”字有对人鄙视之意。
因此聚众作恶,为害一方的坞堡渠帅被称为“侠”,意指贬义。
《三国志》所载之豪侠,有“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 及“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 的记载,比如高密孙氏藏贼,“(王)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而最终孙氏被长官王修压服后,出现“豪强慑服”的光景,可见这些豪侠,本人为一地之大地主,或兼为官宦亲属,与“豪强”属同一类。关于汉末魏晋豪强的论述有很多,于此盖不赘述。
“豪侠”与“豪强”的通用显示,“侠”的字义在汉末三国偏于对社会的破坏性,且常常是聚众的为非作歹。
二、 轻侠:轻薄不驯、重利轻生的勇者死士
《三国志》言“扬士多轻侠狡桀” ,观全书凡有“轻侠”者,竟全出于扬州。如吴郡余杭之凌操 、会稽之斯从 、鲁肃的部众 、诸葛诞之扬州轻侠者数千人 、及郑宝、张多、许乾等 。轻侠的特点在于“轻”,有轻薄、轻率、轻生之意。
轻薄者,如斯从及郑宝、张多、许乾等,其人性质与“豪侠”同,而用武中透着一股轻浮桀纣之气。郑宝“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又有“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 ;斯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其众被斩,则“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比起藏贼而最终妥协的豪侠,轻侠的作风更为不可一世。
轻率者,如凌操、鲁肃的部众。凌操作战“常冠军履锋”,是个勇猛而冒进的人,终于“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近,中流矢死。”身为校尉 不好好领兵,自己一人跑在前面,凌操之死,即死于一个“轻”字。至于鲁肃的部众:当时鲁肃从临淮“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这么些轻侠居然愿意跟着鲁肃路过“一方所惮”的郑宝的势力范围,投靠当时处于起家阶段的周瑜,鲁肃本人虽然识英雄,而他的部众则属于盲目跟风了。
轻生者如诸葛诞之扬州轻侠者数千人。诸葛诞厚养扬州轻侠,是将之作为死士用的,此是为轻侠之重利轻生。
轻侠有一种肆意妄为的作风,不谈其豪强的社会危害的话,其不顾左右、不知死生的行为方式是汉末三国侠士中最为率性的。
三、 游侠:放浪不羁、不守常规的富家子弟
春秋战国时游侠多有出身下贫者,而《三国志》中的“游侠”只表示个人爱好,并且是富家子弟的爱好。全《三国志》出现“游侠”字样仅二例,一为袁绍,一为甘宁。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裴注载:绍……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同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载: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驽,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