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白玮PPT.ppt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白玮PPT.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白玮PPT

(1)外周静脉短导管 A可用与外周静脉短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在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包括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B对于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的穿刺部位可以包括头部,颈部和下肢的静脉。C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D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包括对既往静脉穿刺和相应的静脉损伤的评估。 1.穿刺部位的选择 E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再次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避开肢体弯曲部位, F不得在置有外周静脉短导管的一侧肢体上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G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有可能存在瘘管和其他的禁忌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导管前要咨询医生或依据医嘱执行。H不适合外周静脉短导管实施的输液治疗有:连续输注腐蚀性的药物治疗、肠外营养、PH值小于5或大于9的液体或药物、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 (1)外周静脉短导管 (2)外周静脉中长导管 A穿刺部位常规选择肘窝部位,适用于放置中长导管的静脉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上臂静脉。B对于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的穿刺部位还包括头部,颈部和下肢的静脉。C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包括对既往静脉穿刺和响应的静脉损伤的评估。D当肢体出现渗出/外渗而重新选择穿刺部位时,须评估所输入液体的类型,Ph值,渗透压,估计输液量,及静脉条件。 E不得在置有外周静脉中长导管的一侧肢体上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但可以在导管所处位置的远心端使用。F不适合外周静脉中长导管实施的输液治疗有:连续输注腐蚀性的药物治疗、胃肠外营养、PH值小于5或大于9的液体或药物、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G不应常规用于采血。H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有可能存在瘘管和其他的禁忌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导管前要咨询医生或依据医嘱执行。 (2)外周静脉中长导管 2.穿刺导管的选择 护士应在治疗方案,持续时间,能力和可获得的设备护理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导管的类型,以满足患者血管通路所需。护士不能改变生产厂商提供的血管通路产品的使用说明和指南。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管腔最少的导管。 3.毛发的剔除 应采用能保护皮肤完整性的方法去除毛发 4.局部麻醉 需要应用局部麻醉时,应考虑使用损伤最小、过敏反应危险最小的局麻药。 5.穿刺部位的准备 采用适当消毒剂、无菌技术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实施中长导管、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其他导管置管操作时,必须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技术:如无菌隔离衣、无菌大单等。 6.导管的固定 导管固定是用于保护导管的完整性,并预防导管移位或脱出。导管的固定方式应不影响对穿刺部位的评估和监测,不影响血液循环或药物治疗。导管固定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敷料 (1)应使用无菌敷料持续地覆盖在输液工具上,敷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更换,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应立即更换。 (2)纱布敷料妨碍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的清晰观察,常规48小时更换一次,如将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一起使用,则应被视为纱布敷料,每48小时更换一次。 (3)对于中心静脉导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更换的最佳间隔时间应根据敷料的质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医疗机构报告的感染率,环境条件,以及产品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和指南来决定,透明的半透膜敷料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级别 0 1 2 3 4 临床标准 1.静脉炎 是指静脉的炎症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疼痛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1厘米,有 脓液流出 静脉炎与输液有关应立即停止输液 2.渗出 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一旦出现输液渗出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撤除输液管路。 分级 0 1 2 3 4 临床表现 没有症状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到6厘米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直径大于6厘米,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最小处直径 大于6厘米,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中度到重度的疼痛,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液体渗出 3.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 4.感染:是指、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 护士要具备修复输液装置的能力,修复输液装置前要充分评估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