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质辨识531 演示文稿
辨识体检+健康调养咨询+传统疗法 中医体质辨识 个性化评估技术 专家综合分析和评估 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和养生调理规范, 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治未病中的模式 结合体质辨识的体检 (旧体检模式) 常规体检 尚不能 诊断者 无法干预 体质判定标准 某种体质 具有某病倾向 (新体检模式) 常规体检 中医体质辨识 针对某体质易患疾病针对性干预 王琦教授在江西进行体质辨识核查工作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 防患于未然。而医学的 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上医”——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 “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 “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医学研究的三种对象 未病 健康无病的状态 欲病 疾病将要形成的状态 已病 疾病已经形成 “治未病”的三个目标 “未病先防”——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对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已病早治”——已经发病要及时治疗 一个较长时期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求日益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 城市各大医院经常人满为患,医疗费用支出已不堪重负 目前的医疗现实急需“未病先防” 2007年1月11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谈到 “治未病在保持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把“治未病”作为课题来研究,可以在几个中医医院进行试点” 并认为“中医药在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 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 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 一、人体体质 (一)什么是“体质”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指的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 1、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2、先天因素所形成的体质在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将逐步发展变化。 饮食营养 膳食是人体后天摄取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同的膳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人们长期的 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 的膳食结构均可影响 人体,从而形成相对 稳定的体质。 精神情志 精神状态的好坏对体质的形成也很重要。精神情志,贵于调和。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就会使体质健壮。如果长期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持久不解的情志异常波动,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体质。 3.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能影响人的体质。 地理环境 水土条件 气候类型 饮食构成 居住条件 生活方式 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体质。 《内经》中的描述: 东方之人,海滨傍水,食鱼而嗜咸,肤色较黑;西方之人,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以油脂类食品为主要食物······ 我国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性气候,西部内地为大陆气候,因此西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