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便秘2008
便 秘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侨崇圣大学 【概 述】 定 义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 排便周期延长 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 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 别称:脾约、阳结、阴结、不更衣等。 【概述】 历史沿革 1。《内经》: 1)病变脏腑:与肾有关; 2)病因:热邪内郁 2。汉?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①热(脉浮而数)—阳结 ②寒(脉沉而迟)—阴结 ③内实气滞(痛而闭) 厚朴三物汤 ④胃热过盛,脾阴不足-脾约 麻子仁丸 【概述】 历史沿革 3.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 补充津液不足,糟粕内结,水不行舟,可致便秘。 4.唐?《外台秘要》、《肘后方》、《千金方》 共收方26首,并提出猪胆和蜜纳肛的外治法。 5.宋代 1)《圣济总录》:收方27首,并将便秘病因概括为寒热虚实四方面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出半硫丸治疗冷秘。 【概述】 历史沿革 6.金元时期: 1)张洁古:提出便秘的虚实分类。 “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胃虚而秘者,不能饮 食,小便清利。”“胃实秘,物也;胃虚秘,气也。” 2)李东垣:指出便秘与饮食因素有关。 3)朱丹溪: ①认为便秘由血少所致; ②对肛门塞药的适应证及给药方法提出具体指导: “凡诸秘,服药不通,或兼他证,又或老弱虚不可用药 者,用蜜熬入皂角末少许作锭导之,冷秘生姜汁亦佳。” 【概述】 历史沿革 7.明代: 1) 虞摶?《医学正传》: ①认为便秘除与肾有关外,还与脾胃有关,乃“传导失常”所致; ②发明用竹简套入肛门,以香油吹入肛门内的简便灌肠疗法。 2)李诞?《医学入门》: ①补充气滞便秘及其治疗 三和散、六磨汤; ②提出便秘与下利的时间分界线 【概述】 历史沿革 8.清代: 1)《石室秘录》:补充肺燥也能导致便秘。 2) 李用粹?《证治汇补》提出便秘的治则: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 3)林佩琴?《类证治裁》详列了便秘的脉因证治。 【概述】 现代医学范畴 1、? 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辨证论治,类似于西 医学的功能性便秘。 2、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 起的便秘,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 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 退所致的排便困难。 【病因病机】 病 因 1.饮食不节 2.情志失调 3.年老体虚 4.感受外邪 日久伤津耗气 饮食不节 损及肾阴(虚秘) 素体阳盛 肠胃积热(热秘) 热病之后 津亏热燥 气郁化火 大肠传导失司 情志失调 气机郁滞,津液不布 气机升降失常(气秘) 便秘 年老体虚 气虚 传送无力 产后失血过多 血虚 大肠失荣(虚秘) 素体阳虚 阴寒内盛,凝滞肠胃 病后阳虚 阳气不运,津液不通(冷秘) 病机 1、病位及涉及脏腑:病位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2、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3、基本病机: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失常。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小结 兼变证: 气郁化火 气秘+热秘 热秘日久伤津耗气 热秘+ 虚秘 虚秘兼受饮食、情志影响 +热秘/气秘 冷秘过用温燥 阴虚秘 3、走势: 单纯性便秘,只需用心调治,则其愈较易,预后较佳。若属它病兼便秘者,则须察病情的新久轻重。1)热病之后,余热未清,伤津耗液而大便秘结者,调治得法,热去津复,预后易佳。2)噎膈重症,常兼便秘,甚则粪质坚硬如羊矢,预后甚差。3)老年性便秘和产后便秘,多属虚证。因气血不复,大便难畅,阳气不通,阴寒不散,便秘难除,因而治疗时难求速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