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子宫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docVIP

按摩子宫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摩子宫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按摩子宫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刘纪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产科 463400) 【摘要】目的 探讨按摩子宫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宫,至子宫收缩变硬、阴道出血少为止。结果 2012-10-01至2013-03-30,在我院阴道分娩正常产815例,发生产后出血24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94%。其中A(观察)组375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33%;B(对照)组440例,发生产后出血19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4.31%。两组产后出血发病率经X2检验,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盘胎膜娩出后尽早按摩子宫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 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发病率 子宫收缩 阴道分娩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11-02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多于500ml称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占24小时内总出血量的1/3-1/2 。在我国,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5%,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相当严重,轻则削弱产妇抵抗力,易发感染,重则导致出血性休克造成死亡。而超过1000ml的产后出血又常称为严重产后出血[1],更是产科医生所必须迅速诊治的。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70%)、胎盘因素(20%)、软产道损伤(10%)、凝血功能障碍(少见)。而宫缩乏力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分离,血窦开放,正常约出血200~300ml。胎盘娩出后靠子宫肌纤维强有力的收缩,压迫血窦,出血停止,如收缩后,子宫再度放松,伴有大量子宫出血,子宫软如水袋,宫底升高,甚至扪不到宫底,多为间断性出血,按摩子宫或用缩宫素后出血迅速减少。因此做好第三产程的护理预防工作,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本文通过按摩子宫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探求直接、有效、便捷、经济、无创的止血方法,对预防产后出血有重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10-01至2013-03-30,我院收治815例阴道分娩正常产,初产妇514例,经产妇301例,年龄20岁~38岁。发生产后出血24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94%。 其中A(观察)组375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33%;B(对照)组440例,发生产后出血19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4.31%。 1.2 方法: 1.2.1 设计方案 将815例观察对象随机分层两组,A(观察)组375例,产后立即采取按摩子宫措施;B(对照)组4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 1.2.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 。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工具采用X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发病率经X2检验,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胎盘胎膜娩出后尽早按摩子宫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讨论: 正常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时间,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掌握胎盘剥离指征(1、宫体变硬呈球形,未剥离时宫体前后径较短;2、宫底升高达脐上,常偏向右侧;3、宫体宽度由未剥离的平均13cm而收缩至10cm左右;4、阴道口外脐带下降延长,压迫近耻骨联合上脐带不向阴道内回缩;5、阴道常有一阵少量流血)。胎盘剥离后除检查胎盘因素及软产道外,应给予(1)按摩子宫:排空膀胱后,按压宫底挤出宫腔积血块后一手在耻骨上方将子宫托起高于盆腔,另一手握牢宫底有节奏的按摩直至子宫变硬,轮廓清晰及出血量明显减少为止,切忌暴力连续揉压子宫。如此法效果不好,可在加强宫缩剂的同时,一手拳置入阴道后穹窿,另一手在腹部握牢宫底进行有节律的按压往往可迅速止血。(2)除常规给予宫缩剂、止血剂外,还可应用钙剂防治,以葡萄糖酸钙为宜[2],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钟文筠 严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J];河北医药;2011年13期. [2]卫敏 钙剂可防宫缩乏力出血 [N]. 中国医药报. 2002-06-2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