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甘草反海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探究“甘草反海藻”
武红莲(肥城市中医院 山东泰安 271600)
【关键词】甘草 海藻 相反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54-02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名医别录》曰:“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本草汇言》:“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本草正》曰:“味之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故而临床广泛用于方剂中发挥调和药性、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藻体。《神农本草经》曰:“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本草蒙筌》:“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相反”就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本草纲目》谓“相反者,两不相和也”。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的配伍”相反的相关章节中均有记载“甘草反海藻”。
1、“甘草反海藻”之古代观
甘草反海藻:“相反”一词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中,书中有“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反相恶者”的记载,最早反药歌诀出自南宋陈衍《宝庆本草折哀》一书中“大戟芫花并海藻,甘遂以上反甘草。”历代文献对海藻和甘草的论述颇多,依据“十八反”甘草与海藻属于配伍禁忌,但历代医家对于二者是否相反争议也甚多,并用实践证明二者实用配伍的合理性。海藻大多应用于软坚散结,散瘿,散瘤的作用,可以见到其与甘草同用,但未见到相关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记载。只是从《本草经集注》开始记载有“海藻反甘草”,但并没有提到同用后的临床表现。
2、“甘草反海藻”之现代观
2.1甘草反海藻:目前出版的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从第3版教材开始在药物七情配伍的“相反”中均以“甘草反海藻”为例,阐述相反的概念,意指二者合用会产生毒副作用。
2.2甘草与海藻同用:已故名医蒲辅周曾将甘草与海藻同服,经多次试服得出“甘草与海藻同用,只是服后心中稍感难受而已”,用于临床,发现其软坚消结之力更强[3]。
2.3甘草与海藻的配伍应用:海藻玉壶汤含有甘草。海藻反药组合,但被沿用至今。
现代医家在遵循原方药物配伍原则的基础上,辩证论治,将其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疗效甚佳。有研究者将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与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临床以海藻玉壶汤为主方,随症加减,广泛应用于妇科、男科、甲状腺、皮肤科等多种疾病,而并非单纯局限于《外科正宗》中对瘿病的治疗。其症候类型以气滞痰凝型为主,同时还包括气滞血瘀,痰凝,痰热互结,痰郁互结,痰湿壅滞等。应根据不同的症候类型遣方组药。海藻玉壶汤应用于临床,多与化痰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补益药等配伍,且使用的药物多为原方中几类药物的延伸。研究中还对海藻与甘草的配伍比进行总结,发现二者比例以2:1—5:1较为常见,这与现代实验研究所选取的配伍比例相吻合。
3、临床案例
在临床治疗中,海藻、甘草常配伍应用,亦获良效,未见不良反应。基本方:海藻15克 昆布15克 制半夏10克 夏枯草15克 浙贝12克.半枝莲15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木香10克 丝瓜络15克 青皮10克 郁金10克 甘草3克。疼痛甚者加白芍、煅牡蛎,阴虚者加首乌、麦冬,兼外感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临床应用不可拘方,可随症加减。
方解:海藻重在软坚散结,夏枯草、浙贝、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意在散结消肿,半夏、香、青皮、郁金化痰开郁,丝瓜络引经通络,使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药性,解诸药毒,以增强君药之药力,共为佐药,全方共奏软坚散结、理气开郁、化痰通络之功。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36岁,患乳腺增生,左侧乳房憋胀疼痛,内有硬块,曾用微波技术治疗见效甚微,继而该服中药,用上方加归尾、柴胡、白芍、山慈菇煎汤服,7天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痊愈
例2患者,男,45岁,换颈部淋巴结结核。按之不痛,患者自诉平时火气甚大,怒消后稍感不适,即用上方加柴胡煎汤服,7天一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后痊愈
4、关于相反理论的讨论
相反为中药配伍的关系之一,反药能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同用会增加毒性,损害机体,因强调反药不可同用,除《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孙思邈则谓“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等等,均强调了反药不可同用。有的医家,如《医说》甚至描述了相反药同用而致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现代临床、试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反药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