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第三章 1 晶体缺陷.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学第三章 1 晶体缺陷

1 1 第三章 晶体缺陷 Ⅰ 内 容 提 要 一、点缺陷 二、线缺陷 1.位错理论的产生 2.位错的基本慨念 3.位错线的弹性性质 4.位错线的运动 5.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及位借线的相互作用力 6.位错的增殖 7.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三、面缺陷(表面与界面) 1.面缺陷的分类及其晶体构造 2.界面能及其对组织形貌的影响 3.晶界的运动 前言 晶体缺陷的产生 在实际晶体中,由于原子(或离子、分子)的热运动,以及晶体的形成条件、冷热加工过程和其它辐射、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晶体中原子的排列不可能那样规则、完整,常存在各种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即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的作用 晶体缺陷对晶体的性能,特别是对那些结构敏感的性能,如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塑性、电阻率、磁导率等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晶体缺陷还与扩散、相变、塑性变形、再结晶、氧化、烧结等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晶体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分类 第1节 点缺陷 晶体表面上的原子也可能跑到晶体内部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原子 2. 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组态 双空位、三空位或空位团。 空位团 “塌陷’’成空位片,形成位错环。 m个原子均匀地分布在n个原子位置的范围内(mn),形成所谓“挤塞子’’(crowdion) 。 二、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点阵畸变 使晶体的内能升高,降低了晶体的热力学稳定性。 增大了原于排列的混乱程度,并改变了其周围原子的振动频率,引起组态熵和振动熵的改变,使晶体熵值增大,增加了晶体的热力学稳定性。 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使得晶体中的点缺陷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平衡浓度。它可根据热力学理论求得。 1. 空位平衡浓度的求解 模型:假定一个理想晶体中含有N个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晶格中产生了n个空位,形成每一个空位所需的能量为Uv。 求解:空位浓度Cv=n/N 形成n个空位时体系的内能增加值?U=nUv 体系中引入n个空位后造成原子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发生变化,引起体系熵值的变化,包括排列熵或结构熵sc和原子振动熵sv。 二、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体系的总自由能△G变化为: △G=△(Uv+PV)-T△S=△Uv+P△V+V△P-T△S △G ≈nUv-T[△Sc+nSv] ① 根据统计热力学可知,sc由微观状态的数目所决定,即: △sc=klnω=kln[N!/(N-n)!n!] ② =k[NlnN-N-nlnn+n-(N-n)ln(N-n)+(N-n)] =Nk[CvlnCv+(1-Cv)ln(1-Cv)] [可利用Stirling公式展开:lnx!?xlnx-x(当x1时)] 根据统计热力学,晶格中引入空位后引起晶格振动频率?的变化,降低了频率。一个空位引起的振动熵的变化为: △Sv≈3kln(?/??) ③ 二、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在平衡条件下,体系自由能最低,由(?△G/?n)T=0得 -Uv+TSv = kTln[n/(N-n)] C平 = n/N ≈ n/(N-n) -Uv+Tsv=kTlnCv Cv = exp(-Uv/kT)exp(sv/k) = Aexp(-Uv/kT) = Aexp(-nUv/nkT) = Aexp(-?U/RT) ④ 二、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结论: 空位是一种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在一定的温度下,晶体中总是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空位,这时体系的能量处于最低的状态,也就是说,具有平衡空位浓度的晶体比理想晶体在热力学上更为稳定。 三、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2.间隙原子的平衡浓度 一般间隙原子形成能比空位形成能要大出约3倍,因此间隙原于的浓度比空位要小很多数量级,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3.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