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

侯读杰,1999,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全国油气}移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第四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 侯读杰1)2’ 1)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2)CNPC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江汉石油学院研究室 n■■■■■●r 前言 ‘原油的混源现象是地质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地质历史中,源岩多期生烃,如在未 争p 熟阶段生成未成熟石油,在成熟阶段生成成熟石油,早期形成的未熟原油与晚期形成的成 熟石油混合。此外,不同源岩区(国外常称为Oil K“chen)形成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相遇, 这种情况又被国内的学者称为成藏动力学的叠置,即由不同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形成的油气 相遇。对于混源现象的认识则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如何识别混源原油,如何判定混源油气 的运移方向,重朔油气成藏的历程,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勘探意义的课题。 油气混源现象的地球化学识别及定量计算 虽然油气的混源按照来源可分为多期次混源或单期次混源。本研究按照类别主要将其 分为1)油油混源,2)油气混源。3)气气混源。由于气气混源的特殊性.本研究将重点 分析和讨论前两种情况。 l,油油混源 a.降解原油和正常原油的混合:我们常可以检测剑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及25一降藿烷。 笔者在我国辽河坳陷及塔里木盆地均发现这种情况。这种特征常常是原油降解后, 后期原油的再重注而形成的。 b.未熟原油与成熟原油的混台:这种原油的混合现象比较常见。其主要特征是原油的 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不一致性。如在我国的辽河坳陷、苏北盆地、松辽盆地等均 发现有这种情况。 c.不同层系生油岩或不同地区相同层系生油岩形成原油的混合:这种情况在国外报导 许多,在我国的陆相盆地中应该比较常见,但目前文献报导较少。 2.油气混源 油气混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后期形成天然气进入原已形成的 侯读杰,1999,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f奎田油气运移学术研讨奢变漉诗文) 油藏,破坏原有油藏的平衡状态,从而使原油藏发生了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变化。发生的第 一种地球化学变化,即增加了油藏中油气比,气体部分或全部溶解在油中,从而造成重质 组分相对富集。并形成沥青席(tar mat)。张敏等(1997)即报导在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 发现了沥青席.并推测该沥青席是由西向东气侵所形成. 3.原油混源的定蕾计算 对原油的混源计算方法很多,如应用生物标志物参数、支链烷烃或生物标志物绝对定 量等方法。在此以美国Alaska州Sunfish油田为例进行简单介绍.据研究.该油田的原油 为侏罗系来源的原油,但同时带入了靠近储层第三系煤的影响(Hughes,1996)。第三系煤 形成烃类大约占其整个原油重量的5%。其计算主要根据如下几个方面.1)在第三系煤的 抽提物中,蒽(anthracene)的含量为385uedg.而在原油中,蒽的含量为23ug/g.即原油 中第三系烃类的贡献为6%.2)在第三系煤的抽提物中,西蒙内莉烯(simonellite)的禽量 为5586us/g,而在原油中,西蒙内莉烯的含量为107ug/g。计算的为2%。3)根据碳同位 素计算的第三系烃类的贡献,饱和烃为3%,芳烃为8%.综上所述。第三系煤形成烃类的 贡献大约为其重量的5%. 国内研究实例 1松辽盆地朝长一王府地区低熟油及成熟油的混源及运移方向 i——jl●曩囊1习,{ 朝长.王府地区位丁.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和东南隆起区宾县一王府凹陷之问 包括朝阳沟阶地,长春岭背斜及王府凹陷地区(图1)。 图1朝长一王府地区的区域构造位置图(引白杨万里等,1985) 2 侯读杰,1 999,油气混源及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奎固油气运移学术研讨套交流论文) 朝长地区分析的三个原油的密度为0.86.0.899/cm3(表1),属于正常的常规原油。原 油具有中等粘度(15.3-54.1mPa.s),中高凝固点(27—“℃)。 值得注意的是,所分析原油的含 蜡量普遍较高,分布范围为15.7.24%。相比而言。以长20井1034.2.1038.6米原油的密度、 粘度、凝固点较高,反映了长20井原油在成熟度和形成条件上与其他原油有相当的差异。 因而.概括来讲,本区低熟原油属于高蜡、(中)高凝同点的中质原油。 井 层 取样 密度 粘度 凝固点 初馏点 含蜡量 县 付 ÷粲席fm、 gcm-J mPa。S P % 长20 F 1订34.’一1n38.6 n.R口 fi4’ 39-44 160 16~24 *23 F 489.6-49J6.2 0.只R 29.5 27 16n 20 *1n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