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用地整理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农用地整理模式

田水路林土的物理性的整理也包括产权调整 第四农用地整理积极响应国家的土地整理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土地整理工作。于2000年,2003年以后土地整治逐步提升为各级政府“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2006年以耕地主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的初期,新增耕地数量(比例)成为项目申报、衡量项目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该阶段的土地整理往往局限于对未利用地(荒草地)的简单开发。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政策都明确规定了不同性质项目的新增耕地率的最低门槛,如:土地开发项目不低于60%,土地复垦项目不低于40%,一般土地整理项目不低于10%,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不低于3%。数据显示间,重庆市耕地减少346960.99hm2,期间共增加耕地43416.29hm2,其中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9134.94hm2,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占总的新增耕地面积的90.14%,可见,土地整理已成为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耕地减少的趋势。由于的未利用地(荒草地)大多位于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山区,山高坡陡,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大量的未利用地(荒草地)进行简单的开发,综合配套设施不足,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植被破环等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农用地存在的耕地系数低、质量较差、水利设施缺乏、坡面水系不健全、道路不完善等主要问题,项目区主要工程。与产业布局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为促进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创造基础条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7年下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试行)》(渝办发[2007]250号)明确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应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紧密结合,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条件。随着土地流转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土地规模经营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已成为现阶段土地整理的时代特征。当前,重庆市已在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带建设、渝东南特色农业等方面运用土地整理项目与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相结合进行了积极探索。 基本农田整理和生态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而粮食产出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与基本农田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继2004年以来,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涉及我国的农业问题。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向重大工程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 按照上述政策要求,重庆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渝中南丘陵地区》)。提出了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农田整治的重要任务;优先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建设促保护;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基本农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土地为平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05年以来,重庆市以市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平台,通过对项目区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主城区建设占用耕地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统筹安排到远郊区县农村,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有余,还带动了近10万农民增收致富。 在项目具体操作过程中,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与区县政府签订共建协议的形式各负其责。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土地整理项目入库和实施的业务指导、检查及工程竣工验收,并按照新增耕地面积和协议确定的标准,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区县政府负责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落实整合相关资金实施与项目配套的其他工程,以提高项目品质;负责项目测绘和科研、初设、投资预算编制,申报项目入库,组织实施项目;按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有关工作。 近年来,有人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作用总结为“农村造地城区用,城区收费农村用,既解决城市用地难题,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2006年03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重庆以土地开发整理助推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需要征用大片土地。如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做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重?2005年,重庆市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主城区建设占用耕地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统筹安排到远郊区县农村,共投入7亿多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当年新增耕地5300hm2,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有余,还带动了近10万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定宇说:“主城用地,农村造地,城市资金农村用,既降低了成本,又造福了农民。” 针对每一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