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宗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与宗教

美学与宗教 一 美学(aesthetics)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个字的原意,通常指能引起人们惊叹、怜悯、恐惧等感情的艺术品。这个词的意义比较肤浅,不太准确。我想美学这个词用“鉴赏之学”来表达更为恰当。平常说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这还不完整。比如说艺术家画鬼,画钟馗,并不是漂亮的形象,但仍然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又如,中国园林中选的石头,不是选四面光滑平整的,而往往选残缺的、有窟窿的、不完整的、看起来丑陋的,讲究选所谓“瘦、透、皱、陋”。又如画神仙,要画得清奇古怪。作为鉴赏对象,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它美不美,不是从它本身来看它的漂亮。中国的山水画中的树很少是成材的、笔直的,都是扭曲的、有树洞的。画梅花,也不是直上直下,常常画的是根部突出、扭曲、枯瘦的。仕女画也不是画得很漂亮,而是讲究淑静之气,目的是在于画出仕女的风度。 鉴赏是主、客观的结合,没有客观对象则无从鉴赏,但没有主观判断,也无所谓鉴赏。鉴赏是在美学价值上对对象做出的判断、评价,但鉴赏之学不承认美有它的客观基础是不对的。古人有极力强调内心的欣赏,不一定有对象,只要内心起欣赏的作用就算鉴赏了。陶渊明有一无弦琴,无弦。陶渊明弹琴,取出来抚摸以寄意。这种欣赏是“但得琴中趣,何必弦上音”,领会琴趣就行了,不一定通过琴弦来发音,这样才算达到欣赏的目的。这种美的鉴赏也只能是陶渊明自己欣赏,无法使别人共同欣赏,只能“独奏”,不能“合奏”。这种欣赏态度有片面性。如果真有这种事,这只是陶渊明个人的癖好,不能作为普遍原则。 Aesthetics这个字在近代被提出来作为独立的学科。这门学问目前的状况是作为哲学的部分而存在。现在美学界中国、外国都有人主张所谓自然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工美来说的。有没有纯粹的自然美,现在也有争论。因为自然、客观存在的外界的东西,如山水、草木、日月、风景,从古代就存在,它客观地摆在那里,但人类懂得歌颂、欣赏自然美,却不曾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那时北京猿人关心的是如何狩猎。如果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观点值得怀疑,美的概念是人类通过感觉对于对象加以分析、判断所得到的结果。美与人的感官是分不开的,就好像甜与人的舌头的感觉的关系一样。糖是甜的,盐是咸的,甜、咸都是客观存在,通过人们的舌头的味蕾得出甜或咸的判断。美的感觉是通过眼的视觉而呈现的。美、甜、咸来自感觉器官,这是共同的。按旧的说法有五种感觉: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感觉有高低层次的差别。有些感觉比较原始,生下来就具备的,不需要经过社会训练、文化教养就有的。比如,味觉:甜、咸;感觉:滑、温、凉。感觉的层次较低,生来就能感到,婴儿喂糖水就喝,喂药就抗拒,不必要训练就能分辨。也有一些感觉,如颜色、声音,只要不色盲、不聋就能感知。但这两方面的感觉会随社会的影响、文化的教养、民族的习惯而有所变化,对感觉的判断、分析的能力就比味觉、触觉深得多。对于美的欣赏、鉴别的本领有高有下,有好多层次。比如街上人穿衣服,有的花哨,但较庸俗,有的协调。声音经过人类加工变成音乐,这也有高下层次不同,有的音乐低级下流,有的高尚。但对甜、咸不好说有高下,只能说程度上的区别。感官欣赏有高下的分别,历史上古代那些没有文化教养的贵族,包括皇帝,沉溺于声色之好,这就是满足低级的感官需要,以为那就是享受,是美。饮食方面,高下的程度不像音乐、绘画层次那么多,然而也有高级烹调师与低级烹调师的差别,欣赏者水平也有高有低。但不论怎样,味觉的鉴赏本领所受局限较多。欧洲18、19世纪,法国上层社会流行所谓大吃大喝的享乐主义,沙龙里设有呕吐的地方,吃得肚里装不下,就到呕吐的地方呕吐,吐过后又继续吃。外国制作香水的工程师,靠鼻子来嗅出香水的等级,造酒师用舌尝。对品尝、鉴别者来说不能常去尝,要停下休息,否则就不灵了,这类鉴别的局限性也较大。《论语》记载:“子(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有人断句,“闻韶三月”,不是三个月之意。也有将“三月”断为“音”。通用的说法还是“……闻韶,三月……”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味觉与听觉相比,听觉给人感受更深,味觉被冲淡了。只有视觉和听觉的鉴赏更能持久。它可以一天到晚地看和听,百听不腻,百看不厌。 要指出的是,看和听判断是不是美的要看它的价值的标准是什么。鉴赏的标准有民族性、社会性,进入阶级社会后则增加了阶级性。所以美学也就成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和道德、法律、哲学、宗教一样,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现在把美学归入哲学门类之下,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但从发展趋势看,美学很可能独立出来,另立门户。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提高,对美的要求更迫切。鉴赏的需求,小的如养花、画画;大的如建立园林,美化城市,更扩大为绿化国土,共产主义时代还要美化地球。可说美学的前途无量,会有很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