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川教版
丝绸之路的意义: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世界重要的商业通道,促进东西方经济交流。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文明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文明的桥梁。 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的历史文明大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 ——樊树志《国史概要》 第三学习主题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体的走向。 2.记住中国和欧洲开始直接交往的时间。 3.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4.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 “丝绸之路”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汉书·张骞传》 “丝绸之路”的自然风光 黄土高原(陕西) 黄河 河西走廊 鸣沙山-月牙泉(甘肃敦煌) “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 玉门关遗址 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 阳关汉代烽火台 楼兰古城的佛塔 虚拟复原的楼兰古城 塔里木盆地 火焰山(吐鲁番盆地北缘) 吐鲁番盆地 阿尔金山沙子泉 塔克拉玛干沙漠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 河西走廊 1、“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西亚 今新疆地区 葱岭 欧 洲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运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绣花粉袋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东汉丝织品 绢地云纹绣袜带 缦地刺绣龙纹边饰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东汉丝织品 龟背海棠花织品 万世如意锦实袷[qiā]袍 鱼蛙纹锦 长寿明光锦(上织吉语“长寿明光”) 长乐明光锦(夹织吉语“长乐明光”) 1980年罗布淖[nào] 尔(罗布泊)高台出土东汉丝织品 西 方 东 方 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西亚 欧洲 成都 益州郡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朝鲜是中国唇齿相依的近邻,两国之间很早就有往来。汉朝时,一些中国人从海上或渡过鸭绿江到了朝鲜半岛。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在中国工匠的帮助下,当地人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 东汉陶船(长54厘米 内河船模型 船尾安置有迄今为止最早的舵) 汉朝时,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大大扩展,除了通过陆上交通联系西方国家和南亚的国家,还利用海上交通等与日本列岛及东南亚各国往来。 番[pān]禺(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可造长20米×宽8米的大型船) 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交往有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日本列岛上有上百个国家,其中30多个国家曾派使节到中国。从那时起,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东汉时,中日交往增多,日本的使节常到中国。 日 本 徐福(神武天皇)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公元前6~公元57年 东汉疆域图 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东汉[公元25年~220年]都城),与东汉王朝通好。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wō]奴国王”金印一枚。 “汉委奴国王”金印发现处纪念碑 日本福冈市志贺岛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委奴国王 金印印文 汉与欧洲的往来 班超经营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公元166年,大秦安敦尼王朝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中国与欧洲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1.“丝绸之路”的定义 2.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 1.汉与朝鲜的往来 2.汉与日本的交流 汉与朝鲜 日本的交流 1.甘英出使大秦 2.大秦与汉的交往 汉与欧洲的往来 课堂小结 第三学习主题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南方丝路的开通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此时,中原正是群雄逐鹿,流血漂橹之际。而远在西南的大理,大约还是一个世外的桃源,它静静地走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并已经进人了大波那那样的青铜文化时代。这条古道的存在被中原的统治者认识到并引起他们的关注是到了汉武帝时候的事情,当时张赛出使西域,偶然之间在大夏国(阿富汗)看到了四川的两种特产:蜀布和邛[qióng]竹杖,才由此揣测到这条道路的存在。一打听才知道,在身毒国(今印度)有一些从中国蜀地去的商人开店销售中国商品,再由印度商人把这些货转运到中亚、南亚、西亚各地。张骞的发现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随即派了使臣去探寻汉帝国从南方通往印度和中亚的道路。汉使在洱海地区受阻的详细情节虽不是很清楚,但人们知道汉武帝竟为此在长安凿了一个形如洱海的昆明池(大理在汉代曾称昆明),用以训练他的水军,他下定了决心要用武力打通这条南方丝路。这就留下了所谓“汉习楼船”的典故,由此也就开始了汉族统治者对洱海地区的经营。 碇[dìng]:系船的石墩。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