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西安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王春希1 樊红卫2
(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710043 2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710016)
摘要
关键词:地铁 北起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北客站,向南北门钟楼南门小寨。区间施工方法的选择明挖法施工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进度快、质量可靠、防水效果好、风险小结构防水质量易保证在交通疏解、地下管线、周围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区间隧道可尽量抬高轨面标高,使之置于较小的埋置深度,为明挖法施工创造条件,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明挖法按分放坡明挖和明挖。放坡明挖可采用土钉墙明挖等围护结构型式。?
4.2暗挖法:
暗挖法根据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表环境场地条件等,可分为浅埋暗挖法及盾构法。
4.2.1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沿用了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创建了信息化量测反馈设计和施工的新理念采用先柔后刚复合式衬砌新型支护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和优化设计,施工。浅埋暗挖法施工,工艺简单、灵活,并可根据施工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来验证或修改设计和施工工艺,以达到安全与经济的目的。,由于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很差,为避免对地面造成破坏,需要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因此,要初期支护刚度,支护要及时。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不仅施工进度快,而且无噪音,无振动公害,对地面交通及沿线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居民生活等影响较少。??
(2) 盾构法施工在西安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安地铁二号线盾构区间要通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城墙及钟楼,盾构施工通过时的沉降和隆起的控制比一般地段更要严格,在盾构机的选型中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殊要求。盾构在黏质黄土地层中施工时容易形成泥饼,造成推进困难,效率降低,因此盾构的刀盘开口率应较大,或者采用辐条式刀盘。
(3) 盾构法
盾构法采用单圆形结构单一的断面形式,制约了区使用功能。盾构法施工的区间内,设置存车线、渡线、折返线、联络线等辅助线,设置迂回风道人防隔断门不宜悬吊风机,联络通道与区间排水泵房的施工也有相当的难度。
一台盾构机通常连续施工2~3个区间,其间的车站均采用过站方案。这于减少盾构机拆装及转场次数、延长机械寿命、缩短工期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盾构机经过的车站结构底板需在车站通长范围内加深,增大永久结构规模。
地铁区间隧道的各种施工方法各有其特点,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沿线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及管线的分布情况、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道路交通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境、交通影响、工期及使用功能等方而的综合比较,合施工方法。?基于以上的分析,地铁二号线工程,除个别条件允许的区段采用明挖法外,绝大多数地下线路的施工方法只能在矿山法和盾构法中进行选择。 6 南 康 村 ~方 新 村 浅埋暗挖 7 方 新 村 ~龙 首 村 盾构 8 龙 首 村 ~ 北 关 盾构+浅埋暗挖 处理F2地裂缝段采用浅埋暗挖 9 北 关 ~ 北 大 街 盾构+浅埋暗挖 联络线和渡线段采用浅埋暗挖法 10 北 大 街 ~钟 楼 盾构 11 钟 楼 ~ 南 门 盾构 12 南 门 ~ 南 稍 门 浅埋暗挖 13 南 稍 门 ~草 场 坡 浅埋暗挖 有配线 14 草 场 坡 ~ 小 寨 浅埋暗挖 15 小 寨 ~ 八 里 村 盾构+浅埋暗挖 处理F8地裂缝段采用浅埋暗挖 16 八 里 村 ~长 延 堡 盾构+浅埋暗挖 处理F9地裂缝段采用浅埋暗挖 17 长 延 堡站后配线 明挖+浅埋暗挖 ???
5、沿线不良地质对区间隧道的影响及工程措施
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饱和砂土液化、湿陷性黄土、饱和软黄土
5.1 饱和砂土液化
西安地铁二号线饱和砂土液化层的分布,呈星点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渭河漫滩、一级阶地及潏河一级阶地,地震液化层厚1~7m,埋深3~5m,等级属轻微-中等液化,对二号线工程基本没有影响。
5.2黄土湿陷性
西安地铁二号线经过段落地表广泛分布有湿陷性黄土,以Ⅰ级、Ⅱ级非自重湿陷性为主,少部分段落分布有Ⅱ~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地表段,对占全线绝大多数段落的暗挖法施工段在施工阶段影响不大,但考虑到以后因地表湿陷可能会引起结构承受额外的荷载,对埋深较浅的区间隧道设计时应予以加强。湿陷性地层对区间的影响表现的另一个方面是对明挖段和地表加强处理段的影响。由于施工过程中工程用水的参与,会引起地表沉陷变形,但根据西安地区既有工程的经验,只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采取分段跳槽施工,加强施工用水的管理。或者改变有关浆液的材料,施工引起的地表湿陷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不会对工程和周围建筑造成破坏。
黄土湿陷性对区间隧道的影响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