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哲重点 文档3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统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马克思恩格斯独创: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1.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
2.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
3.随着时代和实践前进的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3. 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
5.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统一性 科学性是前提 革命性是必然结论
实践性 阐明实践的观点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的科学真理
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
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
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革命性必须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二者不可缺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7.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方法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求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8)辨析与选择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1)一元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2)二元论
笛卡儿
主观唯心主义:
把个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志、感觉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看是世界的本原。
Eg: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 可知论 与 不可知论。
Eg: “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地使自己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 ——列宁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列宁对“物质”的经典定义(p30)
(1)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2)物质具有可知性,反映论
(3)物质具有一般性或共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因为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则是唯心主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物质
精神领域:物质的产物与反映
社会领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唯物史观)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P33)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最终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是物质性的活动。
3、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特点:物质性(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陈龙剑:中国经济下行 制造业即临末日 流通品牌将成创业趋势.doc
- 陌生拜访计划的制定.ppt
- 降b调葫芦丝简谱.docx
- 降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应用。.doc
- 降龙十八掌图示.ppt
- 降龙十八掌营销中的黄金法则.ppt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对质粒DNA的切割.doc
- 限售股解禁的提前反应与减持效应研究.doc
- 限售股解禁的股价效应研究.doc
- 陕西专升本语文06-11真题及预测题含答案.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