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 于彩云
“义务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制度 教育券在美国的实践 教育券在中国的实践 教育券在中国的实践 教育券在中国的实践 教育券在中国的实践 义务教育券 教育券制度 义务教育券 义务教育券 义务教育券 义务教育券 义务教育券 * * 教育券在美国的实践 教育券在中国的实践 中美教育券使用的对比 对教育券的思考 教育券的由来 人大代表:实行义务教育券 家长持券为子女选校 两会上,不少省人大代表集中启动“头脑风暴”,为破解“小升初”热出谋献计。许昕向大会建议,全省实行“义务教育券”制度,以促使公民平等享有基础教育。 “是公办学校的学位不足,还是发展跟不上适龄入学人口的增加,或者是公办学校的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呢?”许昕建议,云南应在全省实行“义务教育券”制度 。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由来 教育券是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由来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教育券”的概念是由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在其所著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一书中提出的。 “所谓教育券是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这样,不仅将给每位家长较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迫使公立学校通过收学费而自筹资金(凭单金额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完全自筹资金,如果不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部分地自酬资金)。这样,不仅公立学校之间要展开竞争,而且还要同私立学校竞争。”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由来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的核心理念和理论模式 1、传统上在公共教育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政府替代选择(政府决定拨款给谁和拨款的数量)将转变为公民社会选择(家长和学生决定把教育券投向哪所学校),同时又伴随学校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选择(在特定情况下学校会因为宗教、学业标准、经济、性别等原因对学生进行选择)。 2、为公立学校之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由来 在弗里德曼教育券理论中,家长与学生的选择权是其核心和基石。有了教育券,家长可以“在任何一个愿意接受他的子女的学校使用凭单,不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也不论是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城市或州,还是在其他地区、城市或州。 由来 中国 对比 思考 美国 由于美国国内的各种政治原因以及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一些地方逐步推广,美国只有两个城市和一个州正式明确实施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开始实施教育券制度;1995年俄亥俄州的立法机构批准克利夫兰市实施教育券项目,1996年起正式推行;1999年,佛罗里达州议会批准了美国第一个全州性的教育券实施计划。另外全美有十个州建立了由私人和私有机构资助的教育券制度。由于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并无一套统一或标准的模式,各州都根据自身的特性及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教育券计划。 由来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1、浙江长兴县:“异国种子”的新生存 2001年9月,长兴县就读于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生和职业类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分别领到了面额为500元和300元的教育券。靠这张券,学生可以免掉券上面额的学杂费,学校再拿着收上来的教育券,到教育主管部门去兑现相应的钱。统计显示,2001年长兴县总计向1800多名学生发放了约65万元教育券。 民办学校的生源明显增加,全县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也从2000年的1403人猛增到2002年的3306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在2011年就达到了创教育强县的1;1的比例要求,长兴县也顺利评上了全省第二批教育强县。 由来 美国 中国 对比 思考 2、深圳的光明新区 大量的外来人口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2012年底光明新区在校生人数为6.44万人,该区的17所公办中小学显然无法满足辖区内的学位需求,大量符合 “双免” 条件的学生仍需在民办学校就读,而该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占了学生总人数的一半。民办学校学费较高,因为缺少财政补贴,发展更易遭遇瓶颈。许多“抢”不到深圳“学位”的孩子,不得不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一面是居民对“学位”的刚性需求,一面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之困。为破解这两大难题,2011年7月,光明新区推出教育券制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