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福清柯”到“福清哥”
从“福清柯”到“福清哥”
从“福清柯”到“福清哥”
上个世纪70年代,福州仓山百货商店里,营业员正打点着笑迎来客,此时进来一位福建师范大学姓高的学生,高同学想要买块肥皂,可憋脚的的福州话一下被听出了是福清人,营业员一扫脸上微笑:“‘福清柯’还有钱买肥皂?随便用水洗洗就好了。”
如今,“福清哥”这一亲切的称谓已叫响国内外,从“福清柯”到“福清哥”,仅仅一字之差,却道尽了福清人励精图治求发展的60年风云变幻,福清人以自己特有群体秉性完成了从外在形象到精神内核的自我裂变。
一、“福清柯”,曾经的困顿
“福清柯”的由来,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福清以前比较落后、贫穷,节俭度日的福清人更多给人以寒碜的形象,因而有了这一称谓。
在农耕时代,福清基本上是个很难生存的地方。除渔溪、海口两镇有小部分乡村有几片水田可种稻谷,剩下的大部分地方不是峰峦起伏的山区,便是乱石滚滚的海岛溶岩型地貌,良田稀少,土地贫瘠,只能种些蕃薯、花生,又因地势所致,每逢有雨却尽入大海,十年九旱,收成微薄。当年的福清家庭,“两片地瓜一锅水,就是一顿饭”,而且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老百姓祖祖辈辈为填饱肚子发愁。
当人的生存受到挑战时,本能的抗争便被空前激发,世世代代的玉融女儿为了生存与自然进行着顽强不懈的抗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的恶劣打磨出了福清一代又一代人敢做敢当、顽强打拼的豪气。
福清人顽强的生存能力所呈现出来的,除了极端吃苦耐劳,还有惊人的灵活和钻营,在大多数身上都蕴藏着一股浓郁的商业谋略和过人胆识。
然而,在曾经的那个年代,交易卖买被视为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行为,福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抑制,整个群体的生活也就困顿了,形象也就贬损了。于是“地瓜县”被扣在了这个千年古邑的身上,“福清柯”也被戴在了福清人的头上。
在省城遭遇有色眼镜的高先生,此后的婚姻再遭当头冷水。在跟随女友回南平丈母娘家提亲时,遭到女方众亲的极力反对:“怎么会嫁给‘福清柯’,那边穷得要死,天天吃地瓜……”
如今年逾五旬的高先生回想当年,不禁感慨万千,自然条件的恶劣导致一代又一代人饱受非议,诸事受阻。然而在艰苦自然环境中,福清人不仅顽强生存下来,还造就了福清人的思维定式:只要敢拼,没有什么办不到的,这使得福清人在生意场上呈现出一种令人骇异的品质——许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福清人却做得有滋有味。
不仅如此,福清人的自我认同感之强,几乎上升到了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的高度,只要有福清人相聚,必然要成立同乡会,彼此照应,心齐得让他人佩服甚至嫉妒。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祖籍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只要事业有成甚至稍有盈余,总是念念不忘振兴家园,报效父老、造福桑梓。
正是福清人根植骨子里的这种秉性,才使得这一群体在三十年前那一声春雷石破天惊之后,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历史际遇,从而在玉融大地上演绎了慷慨激昂的三十年物换星移、改天换地的惊世之举。
二、福清哥,如今的蜕变
沿海一带乡镇的老人们还清楚记得,当年乡亲们出国就跟去县城一样简单,经常是在田地里干着活,看到有驶往国外的轮船靠岸,往往锄头一扔,边跑边跟邻居招呼:“回去跟我娘说一声,我出国去了。”
曾万宗(化名)曾经在日本打拼了十年,2006年申请回国。在日本,他一次最少给家里寄100万日元。前几年,家里人用他寄回去的钱盖了6层楼的大房子,拍了照寄到日本。日本的同事看到后都不相信这是他家。日本人无法理解,这个一天打3份工,总是吃店里扔掉的过期食物,晚上睡在餐厅过道上的人,家里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豪宅。
的确,福清人在外打拼和积累财富就是这到不可理喻。作为海外“孤儿”,他们都经历过含辛茹苦、开拓创业的漫长过程,先是以打工、干苦力为主,劳耕苦作,积有小本,而后开始经商,事业有成者,则向企业界、金融界发展。他们以其坚韧不拔的刚毅与果敢,在异国他乡缔造了一个个创业传奇,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越的著名企业家、国际知名的工商巨子和华侨领袖。
正是一代又一代历经拼搏的华侨铸就了福清雄厚的民间资本,也正是他们率先擂响了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昂战鼓。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广大融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共为家乡福清的公益事业捐资16亿元人民币,累计在家乡投资和引资逾50亿美元,兴办三资企业逾千家,为家乡福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以林绍良、林文镜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的海外侨资侨力的亲情回归,给福清这艘巨轮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引擎,他们从捐资修路到修建工厂,从输血到造血,沉睡了千百年的土地开始真正沸腾,根植在福清人血脉里的群体意识被悉数激发,百万玉融儿女在这个困顿了世世代代福清人的贫瘠土地上,奏响了“敢教日月换新天,沧海成商港,荒地变园区”的恢宏乐章。
1987年初夏,宏路上郑村1平方公里的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