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演进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OOGLE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演进研究

GOOGLE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演进研究熊剑(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 摘要 】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现有信息技术发展主流方向和趋势,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是这些技术的基础和核心,GOOGLE作为整个业界技术的领导者,提出了BIGTABLE、DREMEL、SPANNER等一系列分布式数据库产品,让人感叹其超凡技术成就的同时,也展示出GOOGLE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上的演进路线,国内对于这些技术都有一些介绍,但是还未把这些产品串接起来,对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践和探索方向进行整合分析,作者对这些产品核心技术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理解,力争展示出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前进的脉络和方向。【 关键词 】 ACID;CAP;RDBS;Bigtable; Dremel; Spanner; F1;GFS;TrueTime; Colossus【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fEvolution of distributed database technology GOOGLE.Xiong Jian(ZTE CorporationChengdu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has become the current mainstream IT development trends, distributed database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GOOGLE is the role of this industry, proposed Bigtable, Dremel, Spanner series distributed database products, these products got extraordinary technical achievements, demonstrated the GOOGLE evolution path of distributed database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paper or BBS has introduc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but these products have not yet connected in series, gave corresponding distributed database technolog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 of meta-analysi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se products, combined with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ed database, and strive to show the direction of distributed database technology.【 KEY WORDS 】ACID;CAP;RDBS;Bigtable; Dremel; Spanner; F1;GFS;TrueTime; Colossus1 引言在传统RDBM系统中,对于事务处理必须处理为一个完整的逻辑处理过程,具备ACID四个特性,A Atonomy 事务处理的原子性,要么成功,要么失败,C Consistency 一致性,数据库必须保持原有约束的关系,数据之间必须符合数据完整性,I Isolation 事务处理必须要彼此隔离,由RDBM保证能够并发处理事务,而不需要用户显示的干预,D Durability 数据能够被持久化下来,不会出现事务涉及数据丢失的情况。此4个特性是RDBM系统的基础要素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事物总是发展的,人类社会信息总量在不断增大,对于RDBM系统管理的数据容量需求已经从GB级别演进到TB级别,又从TB级别演进到PB级别,数据量不断增大,原有的RDBM已经力不从心。如何解决该问题?软件设计很多思想都来自于建筑领域,先回到建筑领域,房屋建造有二要素,建筑高度、基础构造,建筑高度决定基础构造,而基础构造又会影响到建筑高度,建设一栋三层小房,专混结构就可以了,建设十一层房子,就需要上框架结构,摩天大楼,需要采用钢和框架的混合结构方式来支撑。软件设计也有相似的道理,同样存在二要素,一为容量要素,软件能够管理多少数据规模,一为软件构造要素,软件运行的物理硬件、操作系统、采用何种架构来组织软件各功能模块。二者对应关系,“建筑高度”对应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