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docx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董好刚1黄长生1陈雯1张宏鑫1支兵发2赵信文1(1.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00;2.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610)提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侵蚀和剥蚀作用明显,第四系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独具特色的区域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基于现代调查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从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沉积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对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具有广泛影响的灾害性环境地质问题:地震灾害,软土区地面形变,岩溶塌陷,海岸异常变迁叠加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第四纪;成因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P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2)02-0539-11引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该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侵蚀和剥蚀作用明显,第四系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环境的过渡带和敏感带。独具特色的区域地质环境必然产生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近年来沿断裂带频频出现的地面沉降(塌陷)就是城市发展与地质环珠江三角洲控制性地质环境要素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主体区,东、西、122.1北三面均被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形势,总面积11281km2。珠江三角洲本身的地貌特色是平原上有160多个岛丘突起,表现为丘陵、台地、残丘地貌类型,面积约占三角洲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河网十分发育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地貌的另一特征。西、北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近100条,总长1600多千米;东江三角洲主要水道5条,总长138km。珠江境紧密依存的最好例子。环境地质问题已深深地影响、困扰和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珠三角环境地质问题和对策研究前人已做过大量工作[1-4],但结合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等控制城市群地质环境形成演化的内在因素的分析尚需加强。在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从地质环境的内三角洲的水动力条件是强径流弱潮流,无论洪季或枯季,径流都很强大,珠江年输砂量约8×1010kg,河口地带堆积强烈,成陆迅速。新构造运动受南海扩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发育NE、NW和EW向3组断裂,它们不仅控制三角洲的外部轮廓,同时也控制着河道延伸方向、古海岸线和第四系2.2因出发,深刻地理解这些控制性地质环境因素的基础及动态演化对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治理、国土规划、防灾减灾具有前瞻性和决定性意义。收稿日期:2011-08-17;改回日期:2012-02-18基金项目:地质灾害预警项目“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1212011140031)和“珠三角NW向活动断裂调查评价”(1212011140032)资助。作者简介:董好刚,男,1970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地质及新构造运动研究;E-mail:donghaogang@126.com。540中国地质2012年沉积物的展布。珠江三角洲受三组断裂的切割,形成多个垂向上具有不同运动方向或运动速率的断块道断层泥最新年龄(23.4±1.5)ka,鸡啼门水道的破碎带最新断代25ka,垂直错动达6m[10]。垂直形变速(图1),新构造运动以断裂活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率自北向南增强,北段高要金利附近为0.51mm/a,中段南海九江附近为0.86mm/a,南段灯笼沙附近为4.86mm/a[7,8]。断层气(氡气)异常峰值超过异动为主要特征[5-8]。2.2.1断裂活动根据历史地震、地质和地貌特征、大地水准测量、卫星影像、热泉、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育的3组断裂在近代地质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6-14]。以西江断裂为例,地貌上控制了西江河谷的发育和三角洲的西界,第四系等厚线沿西江呈北西向长条带状延伸。断裂两盘显示出差异运动,导致北东盘阶地发育,南西盘阶地不发育[9]。磨刀门水常下限值2倍左右[7]。西江断裂为最活跃的弱活动断裂,共发生4.75级地震5次,最大震级5.5级[9](澳门,1905)。现代调查成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存在切割晚更新世甚至全新世的断裂[12]。在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南麓发现的2个断层剖面显示第四纪地层被切割,通过三角洲第四系的分析和对比,确认五桂山南麓断第39卷第2期董好刚等: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541裂在中、晚更新世时期是活动的,这是断裂第四纪活动的直接地质证据[13]。综合以往研究并结合现代调查,北东向的广州—从化断裂,近东西向的三水—罗浮山断裂,北西向的西江断裂,白坭—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