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的应力应变特性.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颗粒的变形将引起各颗粒间轻微的相对运动,累积后终将导致各颗粒间稳定排列的破坏,产生了较大的应变。 2.颗粒的侧向移动 密实排列的颗粒,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垂直压缩,当压力过大时,必然会导致颗粒的侧向运动。如图: 结果就伴生了颗粒排列的体积增加,即剪胀现象。 当然,这种移动除了要克服各颗粒间的摩擦阻力外,还要克服与各颗粒间接触和咬合程度有关的阻力。 该阻力的大小与颗粒间的相互排列位置有关,亦可由大到小,亦可由小到大,结果导致应变软化与应变硬化现象。 § 2.3 无粘性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一、无粘性土的应变机理 3.颗粒的破碎作用 粒状土在荷载作用下,特别是高压力下,颗粒的破碎比较显著,因而引起颗粒移动和重新排列的变形特征 影响破碎的因素有: a 颗粒大、小,形状和强度; b 土的级配 c 应力条件和剪应变的大小; 试验表明:粒径越大、棱角越锐、强度越低、主应力σ1/ σ3比越大,颗粒就越容易被压碎。 事实上,影响土体性质的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反映, 也就是说,上述的几种因素很少是相互独立的;只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剪胀及咬合作用占主要,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颗粒压碎和重新排列占主要位置而已。 实际中的运动远比这些应变机理复杂的多,但用简单的模型分析,可以加深对真实成果的理解,可提供很有用的工具。 二、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 一、砂土的各向等向压缩 砂土的压缩性与粘性土稍有不同,正常固结的粘土各向等向压状态时,应力处在λ线上,并且其比容唯一地决定其现有的应力状态; 而砂土的比容当初始加载时并不唯一地决定其初始状态 如当砂土迅速倾入容器内时,其颗粒排列松散,其比容相对较大,之后如容器振动,颗粒将会排列密实,则比容相对减小,在这两种情况中,应力状态是相同或接近的。 图为密砂、中砂土样各向均等压缩试验的结果。 Vo=2.0 Vo=1.7 初始松散样沿状态线D1E1B1变化; 初始密实样沿状态线D2E2B2变化; 两个砂样制备时都在自重很低的应力下, 因而其真正的初始状态还应在D1、 D2之左; 而D1、 D2均为试样在试验仪器当中当较小应力状态时的应力状态。 A C B1 D1 E1 B2 D2 E2 V lnp 0 应力状态线D1E1B1 及D2E2B2的形状相似,其位置只决定于试样的比容; 按不同的比容,可作如图D1E1B1 、D2E2B2的一束线 每一条线相应于试样所具有的不同的初始比容 该线明显的为曲线,并在高应力下,趋近于公共包线AC。 其它的砂土,也都具有相同的特性。 初看当各向等压缩加载时,砂土与粘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p值未超过700kPa时,类似的DEB这样的曲线可近似的看成是线性的,并且几乎都与lnp轴平行。 为简化起见,常将其理想化为直线。 Vo=2.0 Vo=1.7 A C B1 D1 E1 B2 D2 E2 V lnp 0 四、比奥固结理论 太沙基(Terzaghi,1924)固结理论经实践及理论验证在一维情况下是准确的,但对二、三维问题却并不精确。 比奥(Biot,1940)从比较严格的固结理论(即从连续介质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推导出能正确反映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土骨架变形之间相互关系的三维固结方程,建立了比奥固结理论,一般称之为“真三维固结理论”。 而将太沙基三维方程称为“拟三维固结理论”。 这里仅介绍饱和土固结的比奥固结理论。 §2.2 土体的压缩性 1土骨架变形是线弹性的; 2土体变形是微小变形; 3土中水的渗流服从达西(Darcy)定律; 4土中孔隙水是不可压缩的、渗流速度很小不计 惯性力。 1.比奥固结理论的基本假定: 2.比奥三维固结方程 在土体中取出一均质、各向同性的饱和土单元体dxdydz,以该单元体为隔离体(土骨架+孔隙水)。 1平衡方程 若体积力只考虑重力,令z坐标向上为正,应力以压为正,则其三维平衡微分方程为: §2.2 土体的压缩性 四、比奥固结理论 式中γ为土的重度(对饱和土情况则应为饱和土重度),应力为总应力。 弹性力学中空间问题的平衡方程 见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P211(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 §2.2 土体的压缩性 四、比奥固结理论 2有效应力原理 根据太沙基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给出有效应力σ,孔隙水压力u和总应力σ之间的关系: 孔隙水不承受剪应力,将上式代入平衡方程后、可进一步写成: §2.2 土体的压缩性 四、比奥固结理论 、 、 为各方向上的渗透力 式中 因此该式也就是以土骨架为脱离体而建立的平衡微分方程。 §2.2 土体的压缩性 四、比奥固结理论 在线弹性变形的假定下,土骨架有效应力与土体应变之间应服从虎克定律,其本构(物理)方程为: 3本构方程 弹性力学用位移表示应力分量时的弹性方程。 见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P228(人民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