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94297
直接碳燃料电池竹质活性炭实验研究
张居兵,仲兆平,郭厚焜,金保昇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TelEmail:zjubing000@163.com)
摘要: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 )是一种将燃料碳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氧化过程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本文以K2CO3 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对竹片制取DCFC 活性炭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碱炭
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比表面积、体积电阻率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得到了制取活性炭的最
优工况,并使用HNO3 浸渍来实现活性炭表面改性和除灰。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900℃、碱炭比为1、
2 -1
活化时间为2h 时可制备比表面积为1264.38m .g 、体积电阻率为1568.7µΩ.m、灰分含量为7.14% 的活
性炭,HNO3 浸渍可以增加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也大大降低活性炭的灰分含量。
关键词:直接碳燃料电池;活性炭;比表面积;体积电阻率;灰分含量;含氧官能团
0 引言
直接碳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碳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氧化过程直接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2] :理论效率接近100%;环境友好;固体碳燃料的来源广泛;碳
燃料的能量密度高。阳极半电池反应能否顺利进行对整个燃料电池体系来说无疑是重
点,阳极反应则取决于燃料碳的结构特点,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甚少。总得来说,
大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接触面积;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能够在解吸附时产生更多的活性部
位进而促进阳极的反应[3] ;提高活性炭的导电性可以降低欧姆极化;降低灰分含量可以
延长电池的寿命。因此直接碳燃料电池的碳燃料应该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富含含氧官
能团、导电性能好和灰分含量低的特点[4-6] 。
活性炭是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它
具有排列完全不规则微晶结构,这非常有利于阳极反应。而竹炭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
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7-8] ,这使得竹炭更能够满足直接碳燃料电池对碳燃料的要求。
本文以竹片为原料、K2CO3 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工况下制取比表面积、体积电阻
率和灰分含量综合性能好的活性炭,再用HNO3 溶液浸渍同时对活性炭表面改性和除灰
而得到满足 DCFC 阳极要求的活性炭。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表1 竹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 wad /% 元素分析 wdaf /%
M V A FC C H O N
7.70 76.10 1.22 14.98 46.689 5.462 47.628 0.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2007CB210208) 、东南大学科技基金
(XJ0703269)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竹片,来自湖南郴州,其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见表1。
K CO (分析纯), HNO (分析纯)均来自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3 3
1.2 主要仪器设备
EA21108元素分析仪,XL-I-4KW型马弗炉,ASAP-2010物理化学吸附仪,FTIR-200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GM-2型多功能电阻率自动测定仪,HS841型干燥箱,ESJ180-4
电子分析天平,GWG-1/1600型高温管式炉。
1.3 实验方法
1.3.1 炭化料制取
秤取一定量竹片放入高温管式炉中炭化,炭化温度为400 ℃,炭化时间为1h,炭化
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为防止氧化,炭化和冷却过程均通入氮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