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

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 第16卷第 ant卒‘ 2期 月 邢台师范离专学报 J4价以NL留XIN6枯 SE1爪爪TEAC理S COLLEGE Vol .16.No.2 Jun. 2001 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 刘永升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天津市300073)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涉月诗词甚多,并形成一个关于月亮的意象群,而这些意象大都或多或少的濡染 着几许孤寂和哀愁。本文将借助神话资料,通过对月亮原型的考察,探求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原始思维;涉月诗词;月亮原型;悲剧情绪 中图分类号二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一7583(2001)02一0013一04 一性阴柔的自然表征,其原型是一种透射着女性先民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孤寂心境的情结意象,它是上古女性先民孤戚心灵 厚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无疑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的载体,蕴涵着人类历史进程中女性地位由盛转衰 部分,而在蔚为大观的诗词林苑中涉月诗词及其所的深层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女性与月亮之关系、女 形成的月亮文化,无疑又是一支夺人眼目的奇葩。性主体权利丧失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早在《诗经》中即已出现涉月作品,晋代的谢庄《月二 赋》之后,咏月诗词更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至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月亮很早即以被纳 宋,其繁盛臻于顶峰,“诗仙”李白存诗千余首,其中人女性王国而成为了女性的表征。“月出皎兮。美 与月亮有关的竟达四百多篇,以致后人称之为“月亮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月出))自 魂,玻璃魂”,唐宋以降的历代诸朝,人们咏月叹月之(诗经》始天边明月就和淑女佼人结下了难解情缘。 势虽已减弱,但仍不绝如缕,久有遗韵。后世以月喻人的文字更是层出不穷:“沪边人似月, 中国文学四大传统主题:死亡、爱情、隐逸、怀皓腕凝霜雪”。(韦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以花容月 乡,无论在哪一类中,涉月诗作皆举目可见,离乡游貌、闭月羞花等词语来形容女子之美。月亮从毫无 子、闺中思妇、边关戍士、风月男女、王侯将相、山野生机的宇宙天体一跃而变为女性的代言人,其间经 逸人……虽众生纷纭,群品万殊,却都有一种恋月情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深化过程。它是上古先民的原 结充裕心中。他们将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悲优诸始思维模式和华夏民族传统宇宙观共同作用的产 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月亮成了负载文人无物,要溯清其中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弄清原始人类的 限情思的“心灵多媒体”,并进而产生了游子月、思妇思维特质。 月、离别月等诸多诗歌意象。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意现代思维科学证明,人类的高级思维不是一F 象固然常常伴随着四大文学主题的反复而交替更迭子就形成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由原始向高级演化的 略显纷繁,然而其背后却大多萦绕着一种共同的心漫长过程,正如弗雷泽在其十二卷巨著《金枝》中所 绪,一种或淡或浓的孤独与悲哀,从李白“对影成三说:“较高级的思想运动,在我们能追溯的范围内,总 人”的寂寥到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戚,从“秦的说来是经宗教到巫术再到科学的”。川现代学者认 时明月汉时关”的亘古无期到“月有阴晴阳缺”的聚为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六类,其中的神话思维,也即 散无常,再到“明月夜,短松岗”的人生凄凉,诗人们原始思维模式,是人类高级思维的起点。在这种思 的心底莫不涌动着几丝遗憾和感伤的痛楚。维模式中,人们感知自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客观化 本文认为,虽然月态各异,其性为一:月亮乃女认知和主观化认知。前一种方式下人们主要依靠 [收稿日期」2ooo-oa-26 〔作者简介』刘永升,男.天滩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刘永升:中国古代诗歌月亮原型初探 感官的洞察—摹写去了解身外世界。在后一种方 式下,人们把握自然界的手段却是心理性的投射 一一幻化[[2l。前者带有动物性生理本能的色彩,后 者才略显一丝理性因素。人们通过主观性心理的投 射—幻化来寄寓意愿,宣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栖息万物的自然大宇宙可以和包容一切的心灵小宇 宙互通共融,物理空间的诸种存在,均能自由进人人 的心理世界。大至太阳月亮、河岳山川,小至草木虫 鱼、贝壳谷粒,乃至洪水猛兽,风云雷电,都可成为人 们心理投射—幻化的对象。在他们那里,天人可 以交感,心物常常合一,人们将幻觉化的世界同客观 实际加以并置类比,物理的、心理的、有生命的、无生 命的、静止的、运动的、宏大的、渺小的……诸般景象 均模糊你我不分内外。他们以为自身即自然的一部 分,同时又常以自身的机能反观自然,自然宇宙之象 和人心营构之象由此而今获得了哲学高度的对立统 一。恰如列维布留尔所说:“在原始思维的集体表象 中,客观存在物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