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与正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文化与正统

汉文化与正统   文化与正统——汉民族缘何受人敬重   汉族曾经有着强大的武力,一度是令人生畏的征服者,同时,她建立起的国家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也算得上是民物丰饶的国度。但最令她光彩夺目的,莫过她的文化。尽管早就成了陈词滥调了,但对于汉文化,还只能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势,没有武力的强制,汉文化凭借自身的魅力穿越时空,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但如今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危机。只因为八百多年来,中国两度亡国,到了近代,出现了西风东渐,加重了中国人的危机。原来罪孽深重的异族政权,没有受到应有的清算,以至于现在尚处于前现代时期、弱势文化地位的中国,异端邪说峰起鹰扬,甚嚣尘上,已经对民族精神造成侵蚀。如果连我们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又有谁会尊重我们呢?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找答案,看看是什么让中国人赢得了尊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为孱弱的朝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和异族抗争时,都留了无尽的溃败和耻辱。以今人的眼光看,似乎这样的国家不值得人们去向往和尊重吧。但实际上,宋朝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她的发达程度是北方那些蛮族根本无法相比的。仅凭这一点,她在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远远高于辽、夏、金、元。公元1046年,高丽国王徽即位,史称文宗。此时距高丽弃用宋朝年号,正式向辽称臣已经过了50年了,王徽本人也从未到中国。然而,他对臣服于胡虏心有不甘,对中华文明则无限向往。有一次,国王梦见自己奉宋朝皇帝之召,请他在上元节到开封观灯。梦醒后,王徽马上叫来国内到过宋朝京师询问,听到开封景致与自己所梦到的大略相同。国王心中无比惆怅,作诗记之。诗云:   宿业因缘近契丹,一年朝贡几多般   忽蒙舜日龙轮诏,便侍神天佛会观   灯焰似莲丹阙转,月华如水碧云寒   移身幸入华胥境,可惜终霄漏滴残   据说,王徽常常念诵《华严经》,企盼来世往生中国。   1058年,王徽终于决心联宋抗辽,下令制造大船,欲通使于宋。但是这时的高丽听命于契丹已经有60多年了,中间虽然反抗过几次,都以惨败告终。国王的计划遭到群臣激烈反对,最终作罢。此后王徽对宋朝向往依旧,但终其一生,也没能摆脱辽的控制,可以说是赍志以殁了。   此后的很长时间,高丽再也没能和中国取得联系,先后臣服于金和蒙古。其中蒙古于夷狄最为凶悍,1231-1246年的几次征伐,几乎将高丽北部地区的人口杀光。国小人稀的高丽被迫投降。日久天长,竟然主动辫发胡服,连蒙古酋长忽必烈都感到惊讶。随着蒙古最终灭掉南宋,占领中国全部领土,汉文明的影响,似乎已经在高丽永远的地湮灭了。但实际上,无论文化传统与民族情感上,高丽都与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虽说一度沉寂,但遇到机缘又会重生。   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出身卑贱,对蒙古政权没有好感。在登基后向各地发出的招谕玺书中,他处处标榜自己的华夏正统地位,指斥胡元制主的不当。如1369年给高丽国王的玺书:   自有宋失御,天绝其祀。元非我类,入主中国,百有余年,天厌其昏淫,变用殒绝其命。……朕本淮右布衣,……北逐胡君,肃清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   高丽迅速做出了反应,谴使到南京庆贺,接受明朝的册封,行“洪武”年号。但后来,明朝与高丽的关系出现波折。高丽发生了弑君事件,新登王位的国王畏惧明朝兴师用罪,竟然投靠北元。对此明朝并未做任何征伐准备,明太祖仅仅下诏切责,把高丽君臣说成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做了一番虚声恫吓。此言一出,就让高丽感到紧万分,频频上表“陈情”,请求恢复正常的宗藩关系。高丽国王太后也以82 岁高龄亲自上表,恳请明太祖发扬“兴灭国,继绝世”的圣人之道,表中对明太祖称:   “陛下为天地,天地之间万物各得其性,而独小邦不沾王化,妾实痛之!”   两国关系后来终于缓各,1387年,高丽依明制改定冠服。后来局势又有变化,李成桂发生政变后,拟定了“和宁”、“朝鲜”两个国号,上面请求明朝择定,明太祖选择了古名“朝鲜”。李成桂便以“朝鲜”为国号。   后来中朝关系稳定发展,持续了两百多年。在文化上,朝鲜以“文物典章,不异中华”而感到自豪。在这二百年多间,朝鲜印行中国古籍,弘扬程朱理学理想,用汉语写作了大量诗文。汉文化在朝鲜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即使在宗主国明朝灭亡后仍然不能磨灭,直到近代,在朝鲜的著作中,仍然以崇祯纪年,对满清则极尽轻蔑,甚至把中国国内的一些灾难都解释成满清将要灭亡的迹象。值得一提是朴趾源的《热河日记》,这一部介绍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钜著。在著作中,他为这块产生了汉唐宋明的土地沦于夷狄,而汉族士大夫无志于恢复而深表痛心。他把满清统治下的中国称为“夷狄”,但仍然对这块土地上汉唐宋明的遗民怀有敬意,称他们留下的文明“规模广大,心法精微,制作宏远,文章焕赫”。   与汉文化还有密切渊源的还有日本。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