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岭铜矿床_号矿体控制程度探采对比与分析.docx

金口岭铜矿床_号矿体控制程度探采对比与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口岭铜矿床_号矿体控制程度探采对比与分析

1999 年10 月GEOLO GICAL EXPLORATION FOR NON2FERROUS METAL SOct . , 1999金口岭铜矿床 Ⅲ号矿体控制程度探采对比与分析余本堂( 金口岭铜矿 铜陵 244000)摘 要 通过对金口岭铜矿床 Ⅲ号矿体的形态参数和储量参数探采资料对比 ,详细分析了误差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对 Ⅲ矿体勘探控制程度作出了正确评价 。关键词 探采对比 控制程度 金口岭铜矿床 铜陵矿床概况11 . 1矿床地质概况金口岭铜矿床位于铜官山背斜北西翼 。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殷坑组 、和龙山 组与中统扁担山组 ,岩性为大理岩夹角岩 。矿床内构造除铜官山背斜外 ,对矿体影响较大的断层主要有 4 组 ,分别为 N E 向 、N W 向 、N N W 向和近 EW 向断层 。它们均错断矿体 。金口岭石英闪长岩侵入下 、中三叠统地层 ,地表呈近 SN 向的不规则椭圆形 ,面积约 5 km2 。矿床属接触 交代夕卡岩型矿床 。矿床中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与三叠系下 、中统地层形成的夕卡岩接触带中 。勘探发现大小矿体 49 个 ,其中主矿体 4 个 ,由南向北编号为 Ⅰ1 、Ⅱ1 、Ⅱ2 、Ⅲ。矿体呈不规则脉状 、 透镜状 ,沿走向长 103~390 m ,厚 1 . 19~7 . 64 m ,倾斜长 75~237 m ,赋存标高 + 11~ - 553m 。 Ⅰ矿体走向 N50°E , 倾向 N W ; Ⅱ1 和 Ⅱ2 矿体走向 N30°E ,倾向 N W ; Ⅲ矿体走向近 SN ,倾 向 W 。矿体膨缩 、分枝现象较明显 。矿石以硫化矿为主 ,少量氧化矿 。矿石中除含主元素铜外 ,伴生有金 、银 、钼等有益元素 。1 . 2矿床勘探和开发概况金口岭铜矿床于 1964 年发现 ,1969 年完成勘探 ,1970 年 4 月提交勘探报告 。在矿山基建 中发现矿体变化很大 ,于是在 1971 年 8 月至 1973 年 9 月期间又进行补充勘探 ,并于 1973 年12 月提交了补充勘探报告 。补勘时把矿床定为第 Ⅳ勘探类型 ,勘探网度因矿体而异 , Ⅰ矿体50 m ×(30~70) m , Ⅱ(包括 Ⅱ1 和 Ⅱ2 ) 矿体 50 m ×( 40~100) m , Ⅲ矿体 50 m ×( 30~130) m 。 手段采用钻探为主 、辅以坑探验证 ,两次勘探共完成钻探工程量 39 107 . 45 m ,坑探工程量 557m 。对主元素铜用边界品位 0 . 2 % 、最低工业品位 0 . 3 % 、最小可采厚度 1 m 和夹石剔除厚度 2 m 的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 。各级储量比例为 : C 级占 44 . 3 % ,D 级占 55 . 7 % 。金口岭矿床生产过程中用 25 m ×( 20~30) m 的网度对矿体进行加密控制后提交采准和 采矿 ,开拓中段高度为 60 m ,中间加副中段 。截止 1998 年底 , Ⅰ1 、Ⅱ1 和 Ⅱ2 3 个矿体采矿已1999204216 收稿 ,1999205225 改回。302全部结束 , Ⅲ矿体除 - 376 m 中段剩一个采场还在开采外 ,其他中段均开采完毕 。探采对比与分析22 . 1 对比地段及选择依据为保证 4 个主矿体探采对比结果的代表性 ,选择规模较大的 Ⅲ矿体作为对比地段 ,因为 ① Ⅲ矿体是矿床内的主要矿体 。其储量占整个矿床储量的比例为矿石量占 60 . 4 % ,金属量占63 . 5 % ; ②Ⅲ矿体开采基本结束 ,收集了较全面的地质和生产资料 ; ③Ⅲ矿体在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及矿石性质等方面与整个矿床基本一致 ,具有代表性 ; ④地质勘探剖面与矿山生产剖面方 位一致 ,即 EW 向 ,故可避免矿体形态的制图误差 ; ⑤生产探矿时 ,圈定矿体的工业指标和储 量计算的体重指标同勘探时一致 ,从而保证了矿体形态和储量对比的可靠性 。2 . 2 对比方式与对比参数误差衡量标准的确定矿床曾历经勘探和补充勘探两次工作 ,原勘探成果误差较大 ,不能作为矿山生产的依据 , 故补充勘探成果被当作矿山生产的依据 。因此 ,采用最终开采资料与补充勘探成果对比的形 式 ,并以开采资料作为对比的基础 。关于探采对比有关参数的允许误差和衡量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定 。现参照有关资料对矿体形态和储量参数误差允许范围提出如下标准 (表 1) 。表 1 探采对比的参考衡量标准Table 1Reference standards for co mpariso n of p rospecting and mining品位参数面积误差率 面积重叠率 形态歪曲率底板位移矿石量金属量 0 . 15 %~0 . 5 % 0 . 5 %~3 %允许误差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