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胤祯——杂说
胤祯——杂说
老爷子对十四奏折提出批评的朱批
第3323条
朱批:尔之所奏冗长,朕了解心愿,筹谋三月余,思虑数日方缮写一字,议政处议定后寄发,降议政大臣之旨又多矣,因寄往远处,将略重要之事大加删减,观尔此奏,思路消息均显杂乱。
第3324条
朱批:尔之此论杂且冗,朕尽心筹谋三月余,思虑数日方缮写一字,议政处共议定遣之,议政之谕旨又多矣,因发于远外,稍有重要之处多减之。览尔之此奏,心竟稍有混乱。
第3344条
朱批:知道了。满文谬误之处均改正之。……(以下略)
-------------------------------------------
一个有关十四的景点-西来寺
西来寺座落在甘州城内西南隅。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为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所创。国师念甘郡无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 108 部 。康熙五十一年,慈云精舍改为寺院。建山门、中殿,还建楼五楹,以作藏经之所。殿宇巍峨,规模宏大,建筑绣角画拱,藻井丹楹。云楼掩映,雄伟壮丽,一年四季香客云集,盛极壮观。后因遭毁,西来寺曾一度颓废。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十四子,抚远大将军允禵与平郡王纳尔素临幸西来寺,看到庙宇破旧,墙皮剥落,遂赐金令喇嘛刘劳藏继承师志,重修寺庙,并赐名“西来寺”。后有地方绅士和商民纷纷捐资扩建,至雍正十年三月。共修殿楼十楹,有大殿、配殿、天王殿、观音殿、藏经楼等。 现存藏经楼为单檐硬山顶,两加卷棚顶,面阔5间,进深五架梁八架椽。殿内上有表现“皆大欢喜”的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跌坐蒲团,笑容可掬,生趣盎然;下有宝贝佛像和国师真容塑像。南配殿有护国仁王佛像一堂,北配殿有护国天尊护法一堂,大殿有如来佛像,过殿山门是手执降魔杵的护法天尊韦驮、山门两侧塑威武雄壮,神态自若的四大天王,表情各异,雍容壮观。观音殿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殿顶部中心有藻井,围以绘有各种图案的天花板,系明代建筑,文物价值极高。 如今的西来寺,院内引水凿池,松柏交翠,青石铺道,使这座木鱼清磬,晨钟暮鼓的古寺,倒象一处雅丽清幽的园林,游人至此,怡情悦性,饶有雅趣。这里是甘州古文物的荟萃之地,也是甘州佛教协会所在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香火日夜不熄,朝佛礼拜者和中外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
新增十四嫡福晋确切的去世时间,嫡福晋于雍正二年七月初八日卯时去世(因有监视十四的官员上奏折汇报的,所以知道她的去世时间), 但是不清楚她的出生日期。
-------------------------------------------------------------------------------------
李景屏老师认为胤祯替嫡子弘明的儿子起名为永忠(“永远忠于大清、忠于最高统治者”),其实已经表达了他已放下了当年对皇位的执著,也不打算与皇帝对抗。在九年的圈禁生涯里,他已经想通了不管谁当上大清的皇位,只要当位称职的皇帝、只要天下还是爱新觉罗氏的,他又何必在乎自己是否能登上权利的顶峰呢?
---------------------------------------------------------------------------
恂郡王胤祯———康熙十四子
碑侧“五爪生龙”石雕绝无仅有
“雍正改诏”一直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胤祯的,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雍正即位后,又将胤祯拘禁。因为这个传说,十四阿哥胤祯就成为人们心中一位神秘的历史人物。
恂郡王胤祯的园寝坐落在下营镇,是天津市蓟县境内黄花山下六座皇家园寝中最西边的一座,地面建筑已毁,地宫也于解放前被盗掘一空,但保存下来两座石碑,一座是功德碑,碑身高4米多,宽1米多,前、后浮雕云龙火珠,最为奇特的是碑身两侧各雕刻一条五爪生龙,这不仅在六座王爷园寝中仅此一例,就是在整个东陵地区也是绝无仅有。碑下有巨鳌,全长2米多,宽1米多,头高近1米半,鳌下水盘分别可见鱼、鳖、虾、蟹。另一座是弘明碑,在功德碑左方,碑身高3米多,宽1米,石碑周围散落着大量雕刻精美的券门石。
历史中有记载,康熙帝对胤祯极为赞赏,曾对众大臣说:“大将军是我皇子,确系良将。”胤祯继承皇位的呼声很高,在谋夺皇位的斗争中,他是胤禛的劲敌。
当地百姓习惯称恂郡王为十四阿哥,他的故事也是流传最多的。在下营镇石头营村土生土长了78年的刘福信大爷家就是为恂郡王守寝的,他告诉记者,十四阿哥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大排行二十三,所以很多人叫他二十三太王。“现在你还能看见耍的中幡上画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