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推进全县生态建设(调研论文).docVIP

精选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推进全县生态建设(调研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推进全县生态建设(调研论文)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推进全县生态建设 县政协 彭岳舜 景宁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9.1%,生态条件优良。为响应丽水市打造“浙江绿谷”的战略目标,贯彻“生态立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我县从2003年10月起,在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重大决策,立即转入了生态县建设工作,先后制订出台了《景宁生态县建设规划》等多个规划和实施办法,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县建设进程。2004年经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2000多个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调查,我县位居全国第五位。对照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规划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影响我县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不强。生态建设是一个新的概念,一项新的工作。目前对生态县建设的宣传面还不够大,群众的生态观念尚未形成,对生态县建设的法规、政策,以及系统性、重要性、长期性和怎样建设生态县缺乏了解。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步子还不够统一,干部的生态意识不够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生态利益、全局利益之间矛盾突出,存在“重经济、轻生态,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的思想。 (二)林业及其体制存在缺陷: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县仍然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采伐利用与林业管理存在矛盾。我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发展食用菌,平均每年以3500至5000万袋的规模进行生产,九十年代中期,甚至每年生产达7000万袋,等于每年消耗7万立方米的林木,这些林木大部分是阔叶林,使全县阔叶林资源急剧下降,个别地方还出现挖树根生产食用菌的不正常现象。有的砍伐者还在交通不便的山上安装钢丝索,使得许多在陡峭的山崖上已生长千年的树木被砍伐,严重破坏了山林植被。二是农民自用材需求量大与林业管理存在矛盾。农村农民自用材年消耗约4.8万立方米,巨大的林木消耗,给林业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三是频频发生的森林火灾与林业管理存在矛盾。仅以2004年为例,全县发生火灾81起,受害面积14698亩,山林火灾频发,毁坏了森林资源,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林业部门每年要投入250多万元资金用于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以及更新造林。四是林业管理体制不顺。我县林业主管部门林业局下辖5个区域林业工作站、24个乡镇林业工作站、6个木材检查站及森林防火办、山林纠纷办、森林病虫害检疫站、森林公安分局、营林公司、林产总公司、木材公司、上标林场、林业总场等单位,存在行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多种性质的管理体制,共有干部职工1522人,其中离退休334人,在职735人(其中行政人员40人、事业人员447人、企业人员248人)这些人员中,属于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人员357人(其中由财政供养的109人,仅占30.5%,另248人是非林业基金供养)。2004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支出1193万元,其中在林业基金收入中支出633万元,占总支出53%,“育林基金”成了“育人基金”。差额拨款的林业总场和企业性质的上标林场由于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采伐量减少,连年都出现严重亏损现象,林业事业经费得不到保障,林业工人的生存困难重重。 (三)项目建设给生态建设带来影响。一是近年来部分矿山如铁矿、钼矿的开采带来大量的废水废渣,影响河床流畅,也使水资源受到污染。二是公路建设造成生态破坏严重。曾出现“以林换路”、路通山光的现象,近年来的康庄工程建设,施工中开山挖土、截弯曲直、路基拓宽等工序,由此引发的山体滑坡、塌方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损害。三是小水电建设中开凿隧道、引水渠、截流、建铁塔、建厂房等也不同程度带来生态的损害。四是部分新村建设、墓地建设、基地建设等也对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二、几点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重视生态林业 我县是一个林业大县,林地面积有23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1.9%。林业在生态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需求已成为对林业发展的第一需求,应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要合理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目前全县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72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41.9万亩,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30.1万亩。这些公益林原来都是林木资源丰富、蓄积量大、交通便利的林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绿色银行”。一旦封山禁伐,势必会影响农民护林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保持生态公益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要加强林木采伐管理。要进一步加强自用林、商品林计划管理。食用菌生产规模要严格控制。要寻找如花卉、吊瓜、高山蔬菜等新的替代产业,避免阔叶树林资源的过量采伐。同时,对滩坑库区内32万亩重点公益林,必须加强库区外迁移民的用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